财经

明年衰退风险升温/努里埃尔·鲁比尼

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脆弱性也令人无法放心。

去年夏天,我的同事布鲁奈罗罗萨和我定义出了10个可能在2020年引发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潜在下行风险。其中有9个在今时今日仍然存在。

这些风险中有好几个都涉及美国。



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战,再加上对移民、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限制,都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增加经济陷入滞胀的威胁(增长放缓同时通胀上升)。

随着2017年税收立法的刺激措施稳步落实,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也变得更为严峻。

同时,自我们最初定义风险之后,美国股市一直维持着泡沫状态。而且还存在与新形式债务增长相关的附加风险,包括许多大量借款以外币计价的新兴市场。

随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能力日益受限,流动性不足的金融市场极易受到“闪电式崩溃”和其他破坏因素的影响。

新兴国脆弱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也会引发一场类似的破坏,而他可能会想与像伊朗这样的国家制造外交政策危机(“转移视线”)。

这虽然有助于支撑其国内民众支持率,但也可能引发一场石油冲击。

除美国之外,债务缠身的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脆弱性也令人无法放心,而欧洲的经济、政策、金融和政治风险也是如此。

更糟糕的是发达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选项仍然有限。

降息潮应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动用的货币和财政干预措施以及私营部门支持机制放到今天根本就无法实现跟当年同样的效果。

而我们所考虑的第十个因素,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在利率因特朗普政府采取顺周期财政刺激计划出现攀升后,美联储在1月份出手扭转了这一上升进程。展望未来,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更有可能降息以应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各类冲击。

虽然贸易战和潜在的石油飙升都是供给侧风险,但也会威胁到总需求和消费增长,因为关税和更高的燃料价格会拉低可支配收入。

在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减少资本支出和投资。

赤字限制量宽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央行迅速做出反应,严重的冲击也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毕竟在2007至2009年时,纵使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积极应对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却也无法避免“大萧条”的来临。

而相对于2007年9月的5.25%,美联储当前的起始基准政策利率为2.25至2.5%,欧洲和日本的中央银行则已处于负利率区域,并将面临零利率下行空间的限制。

由于在连续几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已经累积了臃肿的资产负债表,就算央行可以再度出手大规模购入资产,也将面临类似的限制。

难调动支出

在财政方面,今天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赤字和公共债务都比全球金融危机前更高,因此调动经济刺激支出的空间很小。

同时正如罗萨和我去年所说的那样,“在那些民粹主义运动抬头且政府近乎破产的国家,救助金融部门的举动是不可容忍的。”

贸易战恐引爆金融危机

在可能引发2020年经济衰退的风险中,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技术战尤为值得关注。冲突可能在几个方面进一步升级。

特朗普政府可能决定将关税扩大到尚未受影响的3000亿美元(1.25兆令吉)中国出口产品上,或者禁止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使用美国组件,进而可能引发全面的去全球化进程(因为企业会奋力维护自身供应链条)。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将有几种选择对美国进行报复,比如对苹果这类美国跨国企业关闭市场。

全球可能衰退

在这种情况,无论各大央行如何奋力支撑,那些对全球市场的冲击都将足以引发一场全球危机。

由于目前的紧张局势已经削弱了商业,消费者和投资者三方的信心且拉低了全球增长,进一步升级将可能使世界陷入衰退。

同时鉴于目前私人和公共债务的巨大规模,说不准会爆发另一场金融危机。

中美妥协空间缩小

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知道避免全球性危机符合本国利益,也因此有动力去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妥协方案。

但眼下双方仍在大肆宣扬民族主义言论并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两人似乎都认为只有在面对新冷战时面不改色才能维护自身国家的长期经济和国家安全。如果他们都真心相信对方会先退缩,那么爆发毁灭性冲突的风险就极高了。

特朗普和习近平或许会在6月28至29日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举行会谈。但即使他们同意重启谈判,距离签署一份解决双方众多争论点的全面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两方日益分道扬镳,妥协的空间正在缩小,在这个也已脆弱的全球经济中爆发衰退和危机的风险也因此飙升。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调息与否七上八下/胡逸山博士

美国方面多个消息来源指出,美联储(相等于其中央银行)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还是考虑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还未能降到美联储最为心仪的2%左右。如前所述,这2%通胀目标,严格上来说是没有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但也不能说是凭空随手抓过来的,而是美联储根据美国过往经济走势所推敲出来的其认为最为符合美国社会经济利益的一个折衷方案。

因为对于一个市场经济自由经济体来说,央行调整的(短期)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那就牵动了改革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

高利率情景

利率调高了,银行借钱的成本就更高,而这成本当然是会转嫁到向银行借钱的商家与消费者,那么商家借更多的钱来拓展业务的意愿就不高了。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不愿意透支来消费,因为要还的利息更高。一些“精明”的消费者甚至把原本可拿来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里来吃高企的利息更为划算。如此一来,市面上的资金流通就少了,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就减少了,那么这些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也就不能涨高了,而是必须维持现价,甚至来个大减价来促销了。

那么,理论上通胀也就下降了。然而,调高利率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也就是商家不拓展、消费者不花钱,那么整体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

降息的结果

反之,央行调低利率,那么银行转嫁予商家的借贷成本就更低,商家也就更为乐意地借钱来拓展商业。消费者看到利息不高,不但更乐意地透支来消费,也不太愿意把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去吃那么低的利息,倒不如拿去买些(未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来“慰劳”一下自己)。

这一来在市面上流通的资金多了,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增加了,经济也就水涨船高了。

然而,如此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商家们无可避免地乘机起价,那么通胀率也就高企不下了。

高增长低通胀挑战大

所以,美联储等的央行要在通胀与增长之间寻求一个折衷,既要高增长,又要低通胀,是颇不容易的,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日本的央行,之前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利率调低到零或负数,直到近月来“破零”。

日本加息日元却走低

日本的这项零息措施看来的确维持了其经济不至萎缩,但极为神奇的是,竟也没有导致冲天的通胀。看来也还是没有得以刺激更愿意“躺平”过日子的日本消费者去多花钱的神效;反而日元币值的持续低迷促进了日本旅游业的兴旺,如在这樱花盛开季节就有许多包括本地在内的旅客纷纷涌往日本去赏樱花观光。也有许多外国人纷纷跑到日本去扫购价格更为低廉的房地产。

这当然与世人认为介入日本的经济运作是物有所值很有关系。因为日本商品与服务里的细致与高品质也还是举世闻名的。否则其他货币币值也是每况愈下的地区又不见得那么受世人青睐?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