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健康政治须相互制衡/南洋社论

2018年5·09大选,希盟一举推翻国阵61年政权,土著团结党党魁马哈迪医生回锅当第七任首相,赢得最多国会席次的希盟成员党,即人民公正党(50席)时任主席旺阿兹莎医生,则成为大马首位女副揆。

当时,土团党只有13个国席,就算后来通过拉拢巫统的退党议员,将国会议员人数增加到26个,以席次论英雄,土团党在希盟里头也只排在老三的地位,老二是拥有42席次的民主行动党。

国阵执政时期,巫统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大哥大,个中原因有两个,一是巫统在国会席次上远远超越友党,二是首相职位从来都是巫统的囊中物;因为这样,巫统久而久之就变得一党独大,更间接使到首相拥有许多难以受到约束的权力。

来到希盟的时代,尽管马哈迪曾经担任长达22年的第四任首相,在政府行政等各方面非但驾轻就熟,也远远凌驾于内阁其他成员,但在位第七任首相的22个月期间,其在行使首相权力方面,相对地受到无形的节约。

一言以蔽之,希盟执政当儿,由于首相并非来自该联盟的最大政党,故此其权力是受到一定制衡的,而国盟政府目前的情况,跟当时的希盟就有所类似。

上个世纪的大马政治,国人对政坛两线制极之向往,认为这是管制执政党的最佳“武器”,因为大家都懂得绝对权力可使人绝对腐化的道理,只要当政者心怀被取代的畏惧,在施政上就会显得更循规蹈矩。

同样的道理放在执政党内部,一样是行得通。历史告诉我们,首相权力过大,就是中央政府最棘手的“大问题”;如今,首相慕尤丁所领导的土团党,在国会席次上排在国阵之后,从相互制衡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巫统,其当然一心想要重回政坛老大的位置,除了一些领袖不断呼吁闪电大选尽快到来,也开始传出要慕尤丁重归巫统怀抱的声音。

而一旦慕尤丁如同硝山国会议员纳兹里的呼吁,回巢掌管巫统的话,对大马政治的健康进程,未必是一件好事。

反应

 

言论

救急与救穷/南洋社论

雇员公积金局正式推出第三户头,允许会员通过此“灵活户头”提取存款应急。

会员缴款额的分配比例从原有的70%缴纳存款存入第一户头,30%存入第二户头,改为新规定的75%存入第一户头的“退休户头”,15%存入第二户头的“幸福户头”,10%存入第三户头口的“灵活户头”。

第三户头启动后,会员可选择将第二户头的部分存款转移至第三户头,会员可随时提取户头里的存款,最低提取额为50令吉。

第一户头是为退休储蓄,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提款投资信托基金,基金赎回时须再存入第一户头。

政府先救急后救穷

第二户头可提取存款支付教育、医疗和购屋用途,或在50岁时提领存款。随着第三户头的增设,将减少第二户头存款额。

第三户头,则是救急用途。政府推出此项具灵活性且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先救急,后救穷”做法。

好些人因储蓄率偏低,特别在经济陷困时,人们面临就业、债务、收入等压力的叠加冲击,“善解民意”的政府及时予以政策对冲,通过公积金局“开闸放水”,暂时解决陷困者面临现金断流的“穷”问题。

问题是,当人们缺钱而恐慌时,就只想依赖政府援助,别人帮扶,甚至产生恐惧,还会影响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想尽办法掏挖可能散落在边角的零碎小钱,甚至养老用的钱,就是没有长远打算,才是最致命的致贫心态。

善用杠杆改善生活

因为迷茫,人生规划就失灵了,随后还更变焦虑,没法好好工作,没法存到钱,还被迫要终生劳碌。

其实,民众理应保持警惕,在面对未来的变量,不能只依靠拐杖,而要善用杠杆,善用杠杆的功能才能改善人的生活。

长时间的债务型经济增长模式,让落后的穷国濒临绝境,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崛起,靠的是创新杠杆撬动的力量。

要如何在有限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脱贫出路。

善于投资,就是善用杠杆扩大复利效应,当然不是要鼓励恣意举债,而是要倾尽所能,去努力求知识,只有学好本领,有能力有实力,才会有杠杆公司资源,帮你放大价值的舞台。

竞争力就是你的杠杆资源,只有借用杠杆各种资源的乘积,及时间复利的结果,才能帮你打造优势人生,这才是救穷的必要策略对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