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的“家教”/南洋社论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部落格Chedet撰文,告诫马来人要改变依赖的惰性,要抓紧时机,不要做依靠他人施舍过活的穷人;不努力工作,不认真经商,就没法摆脱贫穷的桎梏。

然而从早期《马来人的困境》到“新经济政策”,再到今日的“新马来西亚”,独立迄今62年的马来西亚,在这个原生家庭,敦马给家人的诫子书能真正培养了多少血性男儿?



经济特权和拐杖文化,阻滞民族前进的脚步,这就是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也验证了古人“毋以货财杀子孙”的训诫。

政策的偏误,让贪权者变得贪财及骄奢淫逸,封闭的体制,除了助长权斗的野心,还有些什么?

国家像个家庭,政策就是家教。

在一个大家庭里,一般认为年少时缺什么,长大后就会更在意什么,所以穷养的孩子会更贪慕虚荣,缺爱的孩子会更贪慕温情。



然而,这个等式却是复杂多变,因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或温情的播撒,孩子在成长过程所经历的各种事物,都可能改变他们的视野、逻辑与思维方式。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养育和照顾的确可谓尽心尽力,足以弥补一切,然而孩子就毁在溺爱;溺爱是一种表面上的满足与富养,实则是一种贫瘠,会把对一个孩子所有的好,都变成“这是上辈子欠你的”。

还有最坏的教育强调了对比与差异的优劣,不断提示孩子“你的境况很糟糕”,“你看看别的孩子,再看看你自己”,这远比穷养还要糟糕。

很多孩子都在年幼时被家长简单粗暴地教育出来的,所以他们才会将一切问题、一切评断标准、一切焦虑的来源,归咎于这种差异和差距。这样的焦虑一直都向下传导,会导致封闭到不可扭转的价值观,这才是最糟糕的家教。

敦马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胸襟和视野并存的生活世界。

假如物资稀缺,还须接纳一种无敌对状态下的稀缺,更要教诫每一个人,须相信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突破阶层固化和改变现状。

可惜的是,我们似乎仍缺乏正确的教养,我们的家长没有教导孩子,要如何尊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益,也没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以及种族群体之间天然存在的差异,并学会平静地接受这个差异的世界。

我们必须承认,贫穷或富有并不是决定孩子未来幸福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精神的贫瘠或富足、胸襟的博大或狭小、境界的高尚或卑微,才是决定一个民族强大和优秀的关键因素。

反应

 

言论

救急与救穷/南洋社论

雇员公积金局正式推出第三户头,允许会员通过此“灵活户头”提取存款应急。

会员缴款额的分配比例从原有的70%缴纳存款存入第一户头,30%存入第二户头,改为新规定的75%存入第一户头的“退休户头”,15%存入第二户头的“幸福户头”,10%存入第三户头口的“灵活户头”。

第三户头启动后,会员可选择将第二户头的部分存款转移至第三户头,会员可随时提取户头里的存款,最低提取额为50令吉。

第一户头是为退休储蓄,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提款投资信托基金,基金赎回时须再存入第一户头。

政府先救急后救穷

第二户头可提取存款支付教育、医疗和购屋用途,或在50岁时提领存款。随着第三户头的增设,将减少第二户头存款额。

第三户头,则是救急用途。政府推出此项具灵活性且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先救急,后救穷”做法。

好些人因储蓄率偏低,特别在经济陷困时,人们面临就业、债务、收入等压力的叠加冲击,“善解民意”的政府及时予以政策对冲,通过公积金局“开闸放水”,暂时解决陷困者面临现金断流的“穷”问题。

问题是,当人们缺钱而恐慌时,就只想依赖政府援助,别人帮扶,甚至产生恐惧,还会影响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想尽办法掏挖可能散落在边角的零碎小钱,甚至养老用的钱,就是没有长远打算,才是最致命的致贫心态。

善用杠杆改善生活

因为迷茫,人生规划就失灵了,随后还更变焦虑,没法好好工作,没法存到钱,还被迫要终生劳碌。

其实,民众理应保持警惕,在面对未来的变量,不能只依靠拐杖,而要善用杠杆,善用杠杆的功能才能改善人的生活。

长时间的债务型经济增长模式,让落后的穷国濒临绝境,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崛起,靠的是创新杠杆撬动的力量。

要如何在有限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脱贫出路。

善于投资,就是善用杠杆扩大复利效应,当然不是要鼓励恣意举债,而是要倾尽所能,去努力求知识,只有学好本领,有能力有实力,才会有杠杆公司资源,帮你放大价值的舞台。

竞争力就是你的杠杆资源,只有借用杠杆各种资源的乘积,及时间复利的结果,才能帮你打造优势人生,这才是救穷的必要策略对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