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拔除我执
从自囚牢中释放

月前“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配合我国建国60周年,特主办“佛教的回顾与展望”论坛。现特整理谭文信居士在论坛“教育与社会工作”单元的演讲,当中探讨了任何形式的“执着”(包括宗教),对人的心灵解脱所造成的捆绑。

主讲人谭文信居士。
“佛教的回顾与展望”论坛在总结的环节,左四为总结主持人王书优居士。

(谭文信居士来自沙巴斗湖,他在其演讲上,首先分享斗湖佛教会成立的因缘,从创办到现在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如何在飘摇中继续屹立。)



众所周知,学佛的目的就是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而菩萨的精神应该是净心第一,利他为上。因此末学代表斗湖佛教会进行监狱弘法,为犯人上课进行法布施,乃至为部分出狱的更生人士提供财施解决一时的困境,都是以净心第一,利他为上为原则,希望能让自他都达到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学佛目的。

我现分享个人的监狱弘法因缘——2015年4月,我申请入狱弘法,需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获得批准信。囚犯们多数不了解佛教更不懂佛法,什么当前知名的佛教大德也不认识,于是我唯有通过诵念,阅读佛教漫画(韩国)来介绍佛法,引导他们学佛。相处久了,他们会感恩我来分享佛法与陪伴,他们会亲手自制念珠送给我,我会感动。有些囚友出狱,我也会尽力提供金钱、衣服、工作与语言上的鼓励。

人应生而自由,但很多时候却活在囚笼与枷锁中,其实不仅是囚犯,我们也是,佛法告诉我们,众生都被囚禁在六道轮回里。众生因执着,在生命之流不断轮回,甚至执着善业也会导致轮回。哪我们要如何出离?

產生执着 自陷囚牢

人因为犯錯而被关进监狱,如果我们把轮回看成监牢,那么我们之所以被困在這個 “监狱”是因为我们的执着。已故泰国高僧佛使比丘在《生命之囚》一书提醒禅修者对于“生命、六根、迷信、道场、师父、神圣、善、见解,甚至是至高无上的清净”,對此如果產生了执着,我们就会和犯人那样的自陷于囚牢之中!但若能夠不生执着,我們都会从囚牢中解脫並获得自由。



【道场是囚牢】

我们谈谈那些庄严神圣、声名远播、普受赞扬的道场、学会、学院等,它们的名气令人们只要登记为会员,就摇身一变和道场一样响叮当。这种情形处处可见,人们一登记为该道场的一份子,便开始认为:“我们比别人优秀”、“我们是明智的一群,其他人都是愚痴的。”他们不经任何思索评论,便执持这些观念。如此一来,这些道场就变成囚牢了。

【师父是囚牢】

现在要谈的囚牢叫 “师父”,尤其是指声名远播的师父。人们执持自己的师父是唯一如法的师父,唯有自己的师父才是正确的,而其他师父则完全错误。他们拒绝去听闻其他师父的教法,对自己师父所开示的法,丝毫不加思索和判断,因此他们身陷于“师父之囚”中。他们把师父变成一座囚牢,然后身陷其中。

【善是囚牢】

接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囚牢,一个能引发各种问题的囚牢,这个囚牢即是所谓的“善”。每个人都好乐善,并且相互教导要行善,许多人因而崇拜所谓的善,但只要有执着掺杂其中,善就变成了囚牢。人们狂热于善、迷醉于善、迷失于善,直到善变成了一个问题。因此务必要相当地小心,不要让善变成一座囚牢。

【走出自我囚牢】

佛使比丘表示道场修行也可能是监狱,大大更大的牢房,困绑着我们;师父也是监狱,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团体也是,即使善行也是。这一切若我们执着,皆可成监狱,因此他劝戒:崇拜善就被善困绑,任何崇拜都是一种困绑。

这位泰国高僧书中的劝导虽是指泰国的环境,但参考国内,我们其实也一样。我们崇拜道场、师父、善行。我固然赞叹大道场,但很多时候只教导人天善法,没有佛陀所教育的“无我”,而一些宗教领导人比较像“转轮圣王”,只教十善法,不讲解脱法,只教做好人,不是成佛。

凡事有利亦有弊

现一些组织事业庞大,信徒众多,在推动佛教活动现代化与普及化方面,他们的确贡献良多,功不可没,但凡事都有两面,有利亦有弊。

我们都被自我所执著,自我要被破除。很多信众只赞叹自身的道场与师父,却批评别人的师父。我们应回到佛法本怀,从“自我的监狱”走出来,学习“无我”。我们需从任何形式的“囚禁”中被释放。

反应

 

登彼岸

令人头痛的小妄语人

文:明吉法师

说话是每个正常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然而,要把话听好及说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有些人善于言辞,说的话让人如沐春风,自然获得许多人的友谊,有些人则词不达意,又或者言语粗暴,让人耳朵受罪,只好敬而远之。

然而,还有一种人的话语,我们是要非常小心的应对及处理,因为这种人的说话方式如鱼目混珠,三分真七分假,让人烧脑费神去解读。或者我们可以把这种喜欢以假乱真说话的人称为小妄语者,他们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狐假虎威地抬高自己的地位发号施令,令人感到头痛。

把话套在别人口中

如果你接触到这种小妄语人,你会发现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口头禅,例如他们要你做事或告诉你事情的时候,前面都会有一句像佛经里“如是我闻”的开头,他们喜欢说:“师父说”、“老板说”、“老师说”。

如果你深入去了解,可能会发现他传话内容的一部分确实是师父或老板说的,而其他部分却是他自己的想法。这样说话的结果就是会让人误会师父或老板的意思,造成对他们的误解我不知道这种人是有意而为,还是他们无心的说话习惯,要求他们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说错话。

因此,我们只好采取小事随便听之,大事就要直接和当事人联络确认,而我们发现和当事人沟通的时候,对方往往会否认小妄语人传达他们的讯息,或者传错了讯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