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操纵信息与假新闻/章龙炎

信息或资讯就好像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的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自古有之。有不少养狗人,可以从狗发出的不同吠叫声,辨识来者是熟人或陌生人,是动物抑或是人。在热带雨林里,一花一草一木等对当地土著而言,都含有重要的信息,更是他们赖于生存的“知识”——有组织的信息。

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所谓的信息是通过各种媒体——从布告栏到智能手机的屏幕的文字语言及图像传播的。因为越来越多人依赖图像接受信息,对文字语言的敏感越来越低——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的认知越来越贫乏。这有时难免让我联想到这与人类社会没有文字,语言很原始(只是比动物好一些)的时代越来越接近了。称之为“复古”,你可能觉得是夸大其词,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与感觉。



造图取代“事实”

你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人(我不得不提醒的,其中有不少是读书人与专业人士)在社交媒体的评论、留言与制图,与路上车辆发出的噪音没两样:信息量低。我当然明白,他们会自以为他们是绝世高人,往往可以用少过5个字来表达事实或反驳不认同其意见的人,或者用一张改造的图(有些加上标题)来取代“事实”。

在现代文明社会,有些礼貌上的社交形式或幽默讽刺,三言两语或一个表情符号,是合情合理;在原始社会,能够用最短的信息警告同胞火山爆发及猛兽袭击,可以决定生死存亡。可是,前面提到的网络“高手”使用语言,比较接近原始社会人类使用语言的情况,但时空错乱,把复杂的现象极度简单化,以为他们的原始语言可以拯救世界,捍卫真理。

最明显的,就是告诉大家马哈迪已经“悔改”,在上一届大选回朝是救国之壮举,机会难得,唯有他能够解决猛兽袭击的问题。



很多华裔同胞相信了,即使发现马哈迪悔改救国原来是世纪假新闻,或者更正确的说“操纵信息”,还是会自我安慰的说:假如没换,更加糟糕;对眼前的猛兽却是无可奈何,更加不敢正视。

喜剧效果变悲剧效果

根据法国分析、策划及战略中心的定义,衡量操纵信息有三个标准,即有协调的活动、假信息或者有意思纂改的信息的传播以及含有导致伤害的政治意图。

至于假新闻这个词汇,是美国讽刺电视秀the Daily Show为了达到喜剧效果而纂改的信息与新闻,在1999年开始流行,不过,到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活动,此词汇从有喜剧效果变成悲剧效果。然而,这所谓的“假新闻”还有真实的成分因此严格来说并不是虚假的。

此外,这个词汇已被过度使用,政治人物以此来标签他们所不喜欢的新闻或者信息,最终成为对新闻自由不利的一种民粹形式。

我们要担心的是被操纵的信息,更需要担心那些动不动就搬出假新闻以转移视线的政客及其跟屁虫,而不是假新闻本身。

反应

 

名家专栏

作茧自绑的“信息茧房”/林卓锋

在当今以算法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已经能通过大数据提炼精准的算法,将特定观点传递给不同偏好的人。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筛选的,以满足个人喜好和习惯。然而,这种便利看似让我们享受信息的多样性,却也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自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凯斯·桑坦斯,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已选择的领域,或者只追求令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时,就会逐渐困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们自然会得出一个所谓的共识与真相: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信息茧房中无法看到不同的消息和观点,甚至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互联网式的速食文化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信息过于简化,形成了一个为人类设计的舒适而巧妙的陷阱,使人很难从中逃脱。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人们必须认识到越容易广泛被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够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从而不断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兴趣观点和话题。与此同时,与我们兴趣不符信息逐渐淡出我们视野,最终消失无踪。

远离真相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自然越来越难以了解许多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断推送特定的信息,人们的观点也可以被改变甚至扭曲。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同一信息和观点时,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某类信息时,相关内容会被大量推送,形成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人沉浸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然而当我们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信息的泡泡中,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不仅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性,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习惯于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时,思维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模式,容易忽视其他可能性,更无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限制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走出信息茧房

为了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对待信息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我们应主动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来源。

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参与不同领域的讨论和交流,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进行对话,以扩宽我们的视野。

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不偏袒某种信息,而是愿意接受和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能盲目接受信息,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不被谣言和偏见所左右。

最后,教育在培养开放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教授学生们如何主动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只有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拥抱多样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迈出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