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于事无补/啸天

每隔10天左右就会读到一则投诉遭人诈骗的新闻,让我感触良多。

这些新闻大致上都有几个共同点。网上认识,越谈越投契,海外寄来礼物,在税关处被搁置,要用钱去付税领出;结果是付了钱不见礼物,在报界面前陈述几乎相似的故事,最多是好心劝告他人勿再上当。



我的感触是,同一类的故事情节几乎每天都见报,在读者心里完全起不了警惕作用,甚至有些情况是轮到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或许还是大步踏入陷阱。

报章其中一个功用是广事宣传和引导读者扩大视野向前走。这一点点的功用看来都不甚收効,究竟有什么办法加以改善,是否是报章在处理这类新闻时有所遗漏,或失误,做得不夠彻底。

有一句老话:桥(段)不怕旧,只要有人受。一些骗案的情节几乎相同,读者每天翻阅报章时也一定读到留意到,怎么有一天自己踏进去当起主角来?事后心有不甘,找来人民代议士在报上渲泄一番。这种做法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警方甚至无从下手,因为投诉者有时连对方面貌都没有看过,就已经平白上钩。一些骗案关系到人的贪念,又或是牵涉到男女情爱陷阱。

无论如何,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新闻大幅报道,而且内容相似又欠缺新意,但同类事件还是无休止的发生,真令人摇头。

翻开报纸,映入眼里的就是那戴墨镜或用东西来遮脸的投诉人,如果说完全没有同情心是不可能的,相信这也是报章负责人的心态,多刊这类新闻以为可以阻止事件的发生,但是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宣告失败。



报章还能做什么?

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是,有些人睁大眼睛读报纸,却往往不觉察报纸刊载了什么,有一天轮到自己上阵当起骗案主角才会觉悟。

记得一位社会工作者曾经失望地说:以后别再找我……。言下之意,相信是暗示一些人永不觉悟和警惕,再召开更多记者会公布这类投诉也于事无补,报章还能做什么呢?

(作者为前资深新闻从业员)

反应

 

国际

交友软体为谋利洩个人资料 还恐沦诈骗工具

(华盛顿28日讯)交友应用程式(Dating apps)是现代人普遍的交友管道,不过根据调查,分享在Dating apps的个人资料有外洩疑虑,甚至可能成为诈骗工具,呼吁网友要提高警觉。

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非营利组织Mozilla Foundation“不包括隐私”(Privacy Not Included)计划,针对25个Dating apps调查隐私保护措施、个资外洩等纪录,结果被Tinder、Grindr、OkCupid、Hinge和Bumble等22个知名apps拒于门外。

不过研究团队仍发现,有八成Dating apps会出于广告收益而出售用户个人资料,甚至可能还有其他目的,例如母公司Spark Networks旗下Jdate、Christian Mingle和EliteSingles等专业约会服务公司,其隐私政策告知可能会收集用户“敏感”个人资料,包括政治立场、所属工会甚至“性偏好与经验”。

“不包括隐私”研究员麦唐纳(Zoë MacDonald)指出:“显示用户要分享很多个人资料,虽然理由是为了交友,他们获得个人资料不仅有用户同意,然后将个人资料用于跟交友毫不相关的用途”。

以Coffee Meets Bagel的作法为例,若用户希望双方见面更顺利,可以使用视讯聊天,但是得同意业者收集“视讯聊天中的内容与资料”,换言之,业者可能借此获得这些个人资料。

Dating apps除了有隐私外洩疑虑,还可能招来骚扰或诈骗等犯罪行为,根据资安公司卡巴斯基(Kaspersky)估计,北美约40%用户曾遭遇诈骗,其中有20%上当。

今年2月间,有受害者向经营Tinder、Hinge和League的母公司Match Group提出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不透明的演算法,妨碍用户配对成功,并诱使用户不断付费,只为牟利而非诚心协助交友。

麦唐纳呼吁网友,分享个资应如同LinkedIn的做法,谨慎为上;她说:“只要知道分享的任何内容都可能变成公开资料,所以要少分享并锁定内容。”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