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贷拉警报/陈金阙

政府打算允许发展商发放贷款,引起了民间一波波的反对声,甚至财政部的意见也和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意见相左,婉转的表达了其不可行性。

这之后,陆陆续续读了许多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之余,也想野人献曝,和读者分享一下。



首先,先从震撼人心的利率上限定在12至18%说起(见表)。

当然,支持者为其开脱说发展商最后决定的利率并不一定是12至18%,可能是6至8%。这点我较后才评论。

以我个人的经验,一间屋子,要在10年内约翻倍,并不是不可能,因为那只不过是约7.2%的年增长率。



但是,如果购买于屋价不合理的高峰期,之后房地市场崩溃,要爬回最高峰,然后突破,可能要一段长时间。

如果花了20年才翻倍,实际回酬可能只有3至4%左右,那么,12至18%的利息,让购屋者永远不可能从投资屋子赚钱。

所以,买屋子的时机如果不对,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血本无归。

当今,房价算不算高呢?一位友人在这20年期间买屋子的经验,或许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过去屋价涨跌的走势。

薪水比率贷款无望

大约20年前(1995至1996年),小陈刚出来做工不久,很想买间屋子自己住,同时当作是长远的投资。

可是,那时偏偏是屋价高涨的时刻,以他的薪水比率,离想要买的屋子,总是差那个5万令吉左右,申请不到贷款。

之后,1997至1998年来临,股市和楼市一起崩溃,利息不正常的高涨,拖垮许多供屋子的蜗牛一族。

不过,也要等到2000年,他才有机会买到自己喜欢又负担得起的屋子。

当时,他看中两间屋子,一间是由之前的32万令吉跌到25万令吉;另一间是由25万令吉跌到20万令吉。

那时,贷款年利率是6.5%。惭愧,以他的资格依然只能够量力而为,买下那间较便宜的。

而之后房价反弹,他的屋子迅速回弹去25万令吉左右,算是做对了投资。

不过,往后5至6年,房价也没大起。直到2010年以后,利率跌至4%左右,许多人在这时购屋或重组贷款,房产业突然间火热起来。

放松贷款不等于加薪

在2011至2013年间,小陈的屋价静悄悄涨到60万令吉,不过,观察其他同地区的新房屋,其实售价也起到60至100万令吉了。

如果他卖掉,固然赚了不少钱,不过,想要买间更好的,可能只够当作30%至50%的头期;要想一间(旧/小)换一间(新/大)而不用供屋子,除非新屋地区偏远,不然是不大可能的事。

反正有瓦遮顶,他只好耐心的等,希望碰到下一个房屋崩溃期。

进入2016年,虽然利率仍然很低,但是贷款严格,难得到批准,导致房屋滞销,新盘推出也大量减少。

而且屋价越起越高,有点重演他95至96年要买屋子时遇到的情况。如果情形持续下去,2000年的楼价崩溃的机遇很可能会在2020年重现。

这回房屋发展部为了制造荣景的假象,试图改变保守贷款的政策,但是,能够改变供需原则吗?

当然不可能,放松贷款标准,不等于薪水增加,反而是打肿脸皮充胖子,到时违约(供不起)的个案大增,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国家银行了解这一点,不可能同意。

就如“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也不可能因为15万令吉以下屋子无人问津,就改变规则,允许30万令吉或50万令吉的屋子列入行列。

如果一味让发展商跟着利益走,那么,廉价屋名存实亡,大家借贵利买贵屋,社会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待续)

反应

 

财经新闻

【南视界】不是月光族就是入不敷出 大马人钱不够用!

RinggitPlus展开了2023年大马人民理财观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1%的受访者每个月所挣到的钱,刚好全用在日常生活开支上,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更甚的是,竟然有约四分之一(24%)的受访者,出现入不敷出的惨况!

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强劲的美元走势,加上利息的上涨,加重了生活成本的负担。

钱不够用最基本的因素,是普遍上收入水平不高所导致,有将近一半(49%)的受访者,薪水少于2000令吉。

于此同时,将近四成(38%)的受访者,薪水则介于2000令吉至少于5000令吉。

在应急基金方面,一旦失去工作/收入,28%的受访者若只依靠相关存款,只能够维持少于一个月,情况令人担忧。

另有39%和19%的受访者,则能够维持介于1-3个月和4-6个月;若以超过6个月为标准,只有其余14%的受访者“达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