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英语发音不准?少见多怪/章龙炎

两年前到中国参加一项会议,与一名研究医药的老教授聊天。老教授开口就先表示抱歉“原谅”他的乡音;他告诉我,到北京几十年,还有非常浓厚的湖南方言口音,不熟悉这口音的人开始听他讲中文会有些困难。

同理,我们马来西亚人讲的华语,口音也不是每个人都熟悉,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必要稍微调整。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还听到教地理的老师的亲身体验。他说有一次驾车从密苏里南下,到了肯德基一个小地方打油,与当地居民对话,竟然还听不懂他们讲的英语。这不单单是口音的问题。当然,还有大学教授,都有特定的口音,听习惯了,也大致可猜到他们是在美国哪一州来的。

而我们这些留学生,除了一些特别有语言天分的,可以轻易的掌握不含“外来”语音(或者不容易察觉),绝大多数还是“乡音”难改。以印度学生为例,能到美国念书的,英语水平高不在话下,可是,发音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修正的,但我们听习惯了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语言多元,同一种语言的发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常态;即使在正式的场合,我们也常听到“荒腔走调”的英语。假如出席的是与语音或者与语言有关的研讨会,我们可以要求讲者有更高的英语水平;一般的场合,假如没大错,也就当作过关。

马来西亚式英语

所以,就副首相阿末扎希日前在纽约举行的第71届联合国大会演讲片段在网媒转播,在网络被一些网民讥讽英语发音不准,让人惊讶。这不是扎希第一次在国际场合发表谈话,对这一些人而言可能是“少见多怪”。可笑的,有些人批评不少留言者连简单的英语也写不好,自曝其短。



或许,文字不能反映他们的能力。这些人可能都讲得一口带有美国腔(就我所知,美国其实没有“标准美国英语”)的英语,因此对扎希才有那么高的要求。不管怎么样,有不少人为扎希辩护。

从一侧面来看,一些人对我国政治领袖在国际会议发言的英语要求比较高,反映出国家政治领袖掌握英语的重要。毕竟,我国曾受到英国统治过,英文英语在我国是普遍使用,却也形成了有在地色彩的马来西亚式英语(Manglish),反映出我国多元社会的特色。

在美国的时候,听惯了诸如CNN、FOX等,所以对美式英语的其他英语非常敏感。有一次听到感觉特别亲切的英语,回头看电视画面,原来是马哈迪接受专访。我相信这不是我个人独有的经验。

还有,语文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实力。没有势力的国家,其代表讲的即使是女皇英语,实际影响还是有限的。曾经看到一种说法,在911事件过后的一次演讲,小布什实际要表达的是preventive(防范),但读出来的却是preemptive(先发制人)。地球上最有势力的国家领袖的英语发音不准,大家是将错就错。

反应

 

政治

与行动党合作是新常态 扎希望巫统党员接受“UMDAP”

(巴东得腊4日讯)副首相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希望巫统党员能接受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新常态,接受“UMDAP”,即“巫统-行动党”(UMNO-DAP)这个名称。

他今日出席巫统巴东得腊区部基层与主席互动活动时强调,行动党尊重国家宪法,并接受回教作为马来西亚的联邦宗教,以及认可马来人的特殊地位等。

“行动党从未试图挑战回教和巫裔在大马的地位,以及无意忽视巫统在马来人心中的地位,因为该党知道这些才是让政府取得稳定的根基。

“如果有人说行动党在反回教和马来人,这说法是不正确的。”

他透露,在内阁会议中,行动党秘书长兼交通部长陆兆福就坐在其身旁;每回他提出捍卫回教和马来人权益的课题时,陆兆福和其他行动党部长们并没有反对,因为这些都符合国家宪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