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蒙特利尔地下大都会

无论天气好坏,地下城几乎是全天候开放,提供无尽的生活乐趣。

依斯干达海滨控股(Iskandar Waterfront Holdings,IWH)和中国中铁(CREC)联手购下全国瞩目的大马城60%股权。

领航的丹斯里林刚河声称,将以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Montreal’ Underground City)为蓝本,为大马城打造世界上第二大的地下城市。全国瞩目的这项目,指定取经蒙特利尔地下城,倒底她有何特色?有何功能?



早在500多年前,利奥纳多达芬奇曾在他的画作中表现出这样的场景:人们在地下城逛商店、在餐厅享用美食,通过建筑物的天井享受自然阳光;这样,行人和车辆互不干扰。

简单来说,地下城是地下交通网、地下街区的连接和延伸体,也就是利用原本的地下交通网,用通道连接到不同街区。

“地下经济”不输地面

但对大马人来说,地下城还是有点陌生,我们了不起只有地下跌的站,连接月台的走道,两旁可能只有少许的零售摊子。

假如你在日本和台湾搭过捷运,逛过当地的地下购物街,一定见识过这些“地下经济”的发达,体会到延伸至地下的经济动力,不会不及地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而事实上,蒙特利尔早在近百年前,就看到了地下的力量,由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开始在这块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耕耘和体现出来。



这庞大的规划,在半个世纪前终见天日,成了今天享誉全球,且令人大开眼界的蒙特利尔地下城!

今天,这个“地下经济”地盘,包含了60个住宅和商业综合楼,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占据了蒙特利尔整个商务中心80%的办公面积、35%的商业面积。

蒙特利尔地下城共有40多间戏院。

气候变化大 地下城迎需求

蒙特利尔人每年必须度过4至5个月的冬季,而最低气温是零下34度,这里积雪高达2.5米,还有呼啸的北风和让人难以睁开眼睛的骤雨。进入夏季后的蒙特利尔,又会变得异常闷热,气温最高32度。

气候变化极大,于是决定开发地下空间,而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地下城。 

第一代的地下城建于1962年,建筑面积只有50万平方米,同年对外开放营业的维尔玛丽广场,是整个地下城的发展源。在地面上,维尔玛丽广场有47层高,坐落在地下大型购物中心之上,有2层的地下停车场。这个巨大的房地产综合体建筑,面积有28.5万平方米,在当时来说是世上最大的建筑物之一。

这个广场另一半建筑面积在地下,因为可躲过蒙特利尔骤变和严峻的气候,大受欢迎之际,更成了同行竞相模仿的对象,并奠下了地下城后续发展的稳定基础。

地下城的住宅就和商业广场毗邻。

综合住宅商业中心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地下城(法语:La ville souterraine),也被称为室内城市,但其实有一部分并非在地下。

这个地下城是市中心威尔玛丽区地下的综合住宅商业中心,长达17公里,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蒙特利尔地下城被形容为最大最繁华的地下大都会,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里连接10个地铁车站、1250个商铺、约100栋建筑、4座火车站、14座地铁站、9家酒店、2700套公寓。在这个地下城,有1万5000个停车位,步行街全长30公里。

设备包括大型购物中心,还可达5所大学、1所学院、6所娱乐场所、2个滑冰场、2座博物馆。

许多地下城的建筑物其实和地面的建筑物连接成一体的。

开发地铁线路 发展商大赚

1964年,蒙特利尔地铁车站建设完成,1966年迎接首批乘客,并在1967年世博会前,10座建筑已和商业区车站直接相连,形成了第二代的地下城。 

1967年开业的鲍拿凡彻广场被誉为“城中之城”或“洞中之城”,这里有一个两层高的大型购物中心、一个展览厅、许多办公室和一个国际交易中心。

地下城内也有溜冰场。

在地上,它是个拥有400间客房的饭店和会议中心,而且每一层都有人造景观点缀。

1974年,德斯亚丁斯大厦将地铁艺术广场站、德阿姆斯广场站通过地下人行道连接,因而成了市中心的焦点。 

那时,已有约20个发展项目沿着地铁路线而建,发展商以开发的项目与地铁相连而引以为豪,而市民更是趋之若骛。

地铁站设计广宽,不会予人窒息的感觉。

穿越虫洞自由活动

在拥有独特而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生态的这个虫洞内,地下铁路系统普遍位于地下10到15尺,周围布满岩石。

周边建筑物地下一二层的中层空间,都用来作为过道或者行人自由活动区域,穿越邻近建筑物的地下层就可以进入车站。 

地铁系统和60座建筑相联,加上拥有150个出口,市民都能轻松在地下城找到一条快捷、直通办公室或住家的地铁或短途火车的线路,完成点到点的通联。 

这样一样,不管晴天雨天、白天或黑夜,都不必在路上拥挤、呼吸那污染的空气,更可避开风雪和雨天。 

对于开发商和房产业主而言,因为能从地铁和人行道中获利,所以那些与地铁网络连通的建筑物,价格自然更高。 地下城的发展,有助于减轻主要交叉路段,汽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冲突,减少了停车需求,也减少空气污染。 

地下城的面貌。

世界第一仍不停扩大

大家今天若拜访蒙特利尔地下城,眼前所看到的,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不几发展和衔接而成的丰硕美果。

因为主办1976年奥运会,地下城进入高速发展,并先后开辟出4条地下商业走廊。

1984年,经济放缓,但市中心的建设脚步没有停止,建起了3个大型的地下购物中心。 

这些购物中心全部位于闹市区办公楼的地下,分别是罗伊尔山脉大厦、蒙特利尔广场和拉卡斯德尔大厦。

到了1989年,地下城的通道已从12公里发展到了22公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地下城进一步扩充且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由人行通道联系起来、高达5层的庞大系统。

地下城的入口,外形特别醒目。

生活机能一应俱全

同时,掀起了超大型的建案,而地下城里的生活机能一应俱全,邮局、超市、酒吧、咖啡屋、美容美发店……应有尽有。 

时至今天,地下城的人行道已达到32公里,且不断有新的房地产项目加入相连网络,已是世界第一的地下城,面积还在扩大中。

若不想迷失,非看地图不可。

反应

 

地产

Pinnacle阿拉白沙罗公寓 逾千名潜在买家出席签购

(八打灵再也17日讯)Pinnacle于阿拉白沙罗(Ara Damansara)推出的服务公寓项目,日前首购会期间取得高达90%预购率,今日更吸引超过1000名潜在买家出席签购及轮号选单位,销售业绩非常鼓舞人心。

作为上述项目委托销售方之一的GLP地产公司,今日特别安排近30位房地产销售精英为购屋者提供签到、选单位、付款、签署文件等全面服务。 

阿拉白沙罗Pinnacle服务公寓占地2.59英亩,建有2栋各别为30层和42层高的公寓大楼,共设1225间单位及拥有3个停车场设施。当中,A座建筑面积从622至1261平方尺,B座建筑面积则从585至1339平方尺。

GLP地产创办人兼董事经理陈康伟表示,上述项目最大卖点是位于兴旺的商业区,道路四通八达,而且属于公交导向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类型,非常方便上班一族及住户。

他说,再者,这也是阿拉白沙罗首次推出双钥匙概念单位的建设,即在B座单位提供一房有两个私人空间的设计构造,进而吸引不少购屋者前来抢购。

“双钥匙概念是在一个单位设计2个各别的私人空间,这不仅让自住者感到舒适,也容易出租,甚至还可同时选择自住及出租另一个空间。”

他补充,公寓不仅皆拥有怡人景观,而且单位设有5大款式供选择,即备有2房、3房至4房等单位,当中,最重要是单位售价诱人,即从36万令吉起跳,为此,颇受购屋者欢迎。

“A座备有50种类设施,包括顶楼公园、奥林比克标准建设泳池、健身房、室内足球、各种运动设施等。B座则以低密度建设为卖点,只有300个单位,让住户拥有更多私隐空间。”

GLP地产项目经理兼项目负责人潘俊威指出,该团队与Pinnacle发展商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上述项目则是该发展商今年的第2场新销售项目。

“其采用针对性及市场互补概念兴建,也让今年2场销售活动皆吸引上千潜在买家到来捧场,业绩也是非常亮丽的。”

他承诺,该团队相信明年会给购屋者推荐更多的发展项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