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子欲养而亲不在
工作忙碌也要陪父母

日本影片《东京物语》揭示老人有家却“无家可归”的残酷。

日本经典电影《东京物语》与随后翻拍的《东京家族》,通过影像与剧情,揭示老人有家却“无家可归”的残酷。

电影讲述的是老夫妇到东京探望子女,起初,他们受到子女颇热烈的接待。然而几日过后,工作忙碌的子女再无闲暇陪伴老夫妇,老夫妇就被送到旅馆去。



从小到大,只要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子女的“家”,但是子女长大后,却给了父母无家可归之感。

现代家庭面对繁忙的生活压力,面对新节奏的生活步调,亲子之间却存在着缺憾与唏嘘的无奈。

跟现实社会好些父母那样,年老了,体力衰退,行动也变得迟缓了,子女却选择到外地谋生,老人也没甚怨言,只要知道子女过得开心就心满意足;但,偏偏子女的生活重心却远离了父母,即使偶尔见面还会尽可能让父母开心,不过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却比父母重要。

如果父母突然离开老家来探访,子女会觉得麻烦或困扰,他们当然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很多人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处于这种状态,感觉这样好像没甚不对,因为很多人都是如此。

父母需要亲情关怀



但,它却让人有很深的感触,很多父母其实在乎的不是定期给的生活费,而是需要亲情的关怀,甚至说是看到全家团聚一堂的时刻,那才是让他们最开心的。

这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时候却遗忘了它。

在此篇,只想提醒大家:人生只有一次,父母也只有此生;“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会让人悔恨的事。

尽孝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常去看看他们,或是时时拨通电话关心一下,不要因为工作、爱情就忽略了亲情。

社会角色转变影响心理老人渴望参与及倾听

对老人而言,老年会出现老态龙钟的躯体变化,会有精神衰老和心理衰退,但,他们仍有一种参与的渴望,希望诉说,也希望倾听。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便会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及寿命,给老人带来心理危机。

老人独居空巢,会产生孤独、空虚,会有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孤独与自卑心理的增长,老人会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差,感觉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受到重视,他们情绪会产生波动,遇事会急躁,易动肝火。

还有,人老了,听力减退,容易听错和曲解他人的意思,又爱猜测他人的动机和目的,会变得多疑,因此,难与别人相处。

心理常保年轻

为克服这种心理危机,正确的做法,就是多接触社会,做些力能所及的工作,多接触不同年龄层的人,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年轻。

更要参加锻炼,定期体检,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

老年,要有“化阻为畅”的能力将寂寞转化为宁静,将无聊化为安逸,将无助化为自在,这样才能保持心情舒畅,才会余热生辉。

当然,对晚辈来说,就要关注老人的心理,尽力满足他们的心理渴求。

欧美以65岁为老年界线衰老界线难从年龄划分

按照人类的生理变化,习惯上从婴孩初生到18岁为生长发育期;19至45岁为青壮年期;46至65岁为渐衰期;65岁以上开始步入衰老期。

但衰老过程是逐渐发生的,衰老的界线很难从年龄上截然划分。

一般上,人在45岁,双眼调节力开始减退;50岁时眼睛的调节力几乎丧失,假如一个60岁的老人,他的眼调节力在55岁时才开始减退,到60岁时才丧失,那么他的生理年龄比一般人年轻10岁。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的年龄界线也往后推;欧美国家以65岁为老年的界线。

老年人口的增长,必然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老年学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研究推迟衰老的发生,保护老人的健康和劳动力,及配合社会学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扩大老人经济,会有更多专为老人需要设计考虑的项目,包括饮食、用具、书刊、娱乐及服装等。

未来是属于青年的,但是对“过去”曾付出辛勤劳动的老人,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

反应

 

言论

向日本学老/许世平

根据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意即老龄化社会。

日本于1970年就突破7%,10年前老人尿片销量就超过婴孩尿片,预计2036年,日本的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三分一。

2030年,马来西亚也将成为老人国,有15%人口均为老人,因此现在就应该趁早向日本人学老。

要学老,还须先学些老人必备的快乐技能。有人说,要健康快乐,就要学装糊涂,不争不抢不气,就能减少烦恼和压力,养心静气,延年益寿,所以要学日本人的幽默。

在日本,每年都有举办“银发川柳诗词比赛”,川柳是一 种像俳句的3段式短诗,有抒情的,有写景的,也有风趣幽默的,像“希望能成为奇异博士,因为他可以身体睡眠,灵魂写稿”;还有“让手下干的话,最后都变成我自己完成的”。

写诗作词活化脑细胞

也有自我调侃的:“终于,我缴清了房贷,然后住进了老人院”;“明明睡着了,却被叫起来吃安眠药”;“要是没病,参加老人会就没有共同话题了”;“饭后八分饱就够了,还有两分,要用来吃药”。

老了,还要写诗作词,因为这是一种锻炼,能活化脑细胞,预防失智,而且写作是一种自我疗愈,能展现智慧的增长和心灵的豁达和自由。

再来,是要学日本老人的坚强。日本经历过二战战败后物质匮乏的日子,但是他们却依然充满温暖和阳光,然后,80年代经济腾飞,90年代泡沫爆破,并经历失落30年,可是日本作家岛田洋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佐贺的超级阿嬷》却提醒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依然要真心展露笑容的达观和开朗,以满怀生命的热情去承受和创造。

是呀,在人生最后一个季节,人老了,就应该以一颗开阔的心,坦然自在地面对一切变化,对正在发生的事,不必过于困扰,对已经发生的事,应由它去,对未发生的事,不必想太多。

像《佐贺的超级阿嬷》说的:“别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就要感谢夏天。”

只要把每天过得充实有趣,那就够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