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中国降库存
反推高屋价

在去年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将化解国内房产库存,列为今年结构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来解决产业市场投资下降,拖累整体经济增长的问题。

从去年至今年,中国政府、央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频频“出招”,祭出许多刺激与宽松政策,以求达到目标。



然而,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并未因地制宜,反而大部分以“一刀切”的方式开跑,因而拖累国内房市出现分化的情况。 

如今,一线城市得益于去库存的政策,区内房价持续飙涨;三四线城市房屋库存依然乏人问津,且面临房价降不下来的窘境。 

尽管中国政府和央行持续实行宽松政策,但并未帮助整体产业市场减低库存,反而只是促使一线城市库存大降,推动房价持续飙涨,加剧国内房市分化的情况。 

三四线城市库存多

根据市场人士和数据,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问题较为严重,一二线城市则供不应求,因此,在此情况下,国内房市进一步分化。 



这些政策出炉后,市场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屋交易,已进入“卖家市场”,促使更多业主开始惜售观望,市场房屋供应越来越少。 

一线城市房价攀升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杪,一线城市住宅库存全部降至10个月以下,其中,上海库存只够卖3.7个月,北京和广州分别还能撑9.2与7.5个月。 

在库存走低的情况下,这些城市的房价显著攀升,导致中国政府在解决库存问题方面适得其反,反而衍生出房价高企的问题。 

根据上海链家,1月上海商用住宅平均成交价,报每平方米3万5900人民币(约2万3275令吉),按月涨6.9%,按年扬24.9%,创历史新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认为,有关单位调整买房的契税税率,并降低首期比例,虽然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影响不会特别明显。 

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员刘致伶也表示,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库存风险较高,并拖累这些城市的房价承压,以及住宅销售缓慢。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徐州商用房屋的可售面积,为2085万平方米,需要22个月的时间才能被市场完全消化。 

前景差发展商退地

另一方面,今年更有发展商开始从前景较差的中小城市抽身,市场出现发展商在三四线城市退地的案例。

1月18日,深圳控股子公司与广东省河源市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将河源塞纳湾的未开发土地,退还给当地政府。 

中原集团:房市分化阻碍政府救市

中原集团研究总监刘渊认为,目前中国各地房市的走势分化,为政府的救市政策带来阻碍。 

刘渊指出,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再度放宽房贷政策,显示出宏观经济和产业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减少首期稳定局面

“从政策目标来看,降低首期是为了降低房屋库存,而这的确有助激励销量。” 

不过,鉴于目前的全国房市基本面,政府仅仅降低首期,还是无法解决高库存难题,而且,全国“一刀切”的政策,难免会促使一线城市的供应更加不足。 

他说:“其实,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减少首期已经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从去年的实践结果来看,降息、降准和减税等救市政策,虽然对一线城市影响显著,但对三四线基本没效果,还扩大了城市间的不平衡。” 

因此,在全国产业发展投资下滑,以及库存仍持续的环境中,政府只能先用减少首期来稳定局面。

放宽贷款政策

今年2月,中国央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频频出招,放宽银行贷款政策和买房税率,务求达到降低国内房产库存的目标。 

根据资料,这两个单位继去年“930新政”后,在今年2月2日发布房贷新政,放宽人民在没有房产限购的城市,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个人房屋贷款,最低首期比例可从25%,调低至20%。 

同时,有关单位也放宽了二套房贷政策的首期条件,对拥有一间住房且房贷还未完全偿还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再度申请个人房贷,来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期比例为至少30%。 

在此之前,同样条件下,购房者需要偿还原有房贷,才能享受30%的首期。 

在2月19日,中国房市再迎来新的刺激措施,即财政部公布契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 

减免1%契税征收税率

在此政策下,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各地城市房产交易契税、营业税征收比例将普遍降低。 

其中,对于个人购买90平方米或以下的首间和第二间住房,统一减免1%的契税征收税率。 

而面积介于90至144平方米的首间房屋,并未作出调整,超过144平方米的首间房屋则下修1.5个百分点。 

在第二间房屋方面,面积为90平方米或以下的,减少1%的税率;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 

频建摩天大楼
或掀信贷风险

中国产业市场除了面临分化的问题,如火如荼兴建摩天大楼,也可能会带来信贷风险的担忧。

中国兴建摩天楼的数量,已经连续8年居于全球之冠,也引发了盲目建设大楼的话柄。

在2015年,全球建成的200米以上摩天大楼,共106栋,是人类史上新建成高楼最多的一年。 

其中,中国以建成62栋的惊人纪录,远超世界经济龙头美国的2栋,连续第8年蝉联全球冠军。 

根据高楼协会最新的年度报告,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成为去年全球新建成的最高建筑,紧追其后的是纽约奢华公寓大楼432 Park Avenue。 

300栋高楼兴建中

目前,世界排名第一高楼,仍是高达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 当高楼协会发布这份报告时,中国尚有300栋高楼正在兴建中。 

尽管中国房市增长率,自前年开始放缓,但建造大楼的势头仍在持续当中。 

据高楼协会预测,2016年最高的10栋摩天大楼中,将有6栋落在中国。 

有分析员指出,盲目建设摩天大楼确实有可能拖垮中国经济,不过,若在建设前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项目策划,建设摩天大楼总体而言,将利大于弊。 

三四线城市房价短期内不会大跌

虽然三四线城市的房屋库存依然难以减少,但发展商认为,这些地区的房价不会在短期内大幅走低。 

舞阳华鑫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冲指出,从目前来看,三四线城市发展商普遍采取的是稳价策略,同时,受成本等因素影响,这些城市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普遍的大幅降价。 

一名广西大型房产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业者目前还没有降价的打算,因此,房价不太可能会下跌。 

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降价只是权宜之计,绝非长远策略。除非在土地成本和其他税费方面的成本能够降下来,否则降价的空间并不大。 

一位中部城市的房管局局长坦言,尽管地方政府频频要求发展商降价,但“去库存”的政策,无形中保住房价,促使价格在稳定走势中小幅增长。 

广西保利置业集团董事长吴光明说:“只有很少的发展商愿意用降价的方式减少库存,因为,那往往是项目亏损到严重无法维持,且要解决流动现金的问题。” 

所以他认为,降价不是持续发展的对策,难以成为发展商的主动行为。

对于市场上强烈的降价呼声,广西南宁鼎盛联合置业董事长任尔翔认为,唯有地方政府推出更多实质优惠措施,企业才有降价空间。

反应

 

财经新闻

REHDA:建材涨15% 上半年屋价料调涨

(八打灵再也14日讯)随着建筑材料平均价格预计将上涨15%,国内今年上半年所推出的房屋售价料也会“水涨船高”。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主席拿督童银坤说,该商会向152名会员展开产业调查,当中91%受访者表明在去年面对建材成本上涨问题。

调查显示,去年沙及混凝土的平均涨幅就超过10%。

童银坤今天公布2023年下半年产业市场表现暨2024年展望调查报告时说,发展商预测,今年上半年建材平均价格将上涨15%,这将对发展商产生重要影响;建材涨价意味着建筑成本增加,最终将损害人民的利益。

“我们希望能有效解决这问题,所有行业参与者扮演重要角色,确保人民不会因建材涨价而受到进一步影响。”

他提到,发展商对今年上半年的商业及房地产前景持中立态度,对下半年的前景则更为乐观,有信心房地产市场会有所改善。

与会者包括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署理主席何汉生、副主席拿督张新杰、总秘书张翠苹、执委拿督再尼尤索夫及拉阿蒂丽娜。

童银坤强调,建议中的产业重建或更新计划,并非是发展商利用土地牟利的手段。

他说,根据城市重建法令,国内产业重建或更新计划的背后目的并非只为了让发展商谋利,因此全国购屋者协会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我们必须了解到,在提出献议、获得批准及处理重建项目所涉及的复杂问题方面,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他指出,发展商认为,向地主直接购买地库更为容易,因为产业重建或更新计划耗时数个月,甚至是数年:“发展商不需要这些,但是城市却有这方面的需求。”

童银坤表示,建议中的重建计划主要是针对那些破坏吉隆坡城市结构的破旧项目。

针对城市重建的门槛,他指单位业主并没有受到压迫,它必须以某种方式投票,为重建铺路。

“有一种说法指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不是事实,你见过新加坡因此发生暴乱吗?相当多的业主都对此充满期待。”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日前指出,该部不久后将提呈史上首份城市重建与改造法案,以寻求国会通过。正在草拟的城市重建与改造法案如今已进入最后阶段。

房政部建议,城市重建的整栋出售“同意门槛”为75%,与新加坡等国际标准接轨,而新加坡的标准是不需要获得业主一致同意。

童银坤说,该商会赞赏部长提出的愿景,以继续改善城市结构,确保我国城市在全球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造福人民。

2023年下半年有11%价格介于30万至4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面对滞销问题。

童银坤说,比起2023年上半年的3%滞销房屋,这11%的滞销房屋几乎增加了3倍,尤其是这些房屋都是低收入群体(B40)急需的:“这可能是B40和中等收入群体(M40)负担不起的迹象。

“这也会影响发展商,因为他们采用交叉补贴的方式建造这些房屋。”

童银坤提到,建材价格上涨让56%发展商抱怨建筑领域面临挑战:“这是一项持续存在的问题,冠病疫情加剧这项问题,而且没有即将消失的迹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