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力求政绩 争万世名/陈泽清

首相纳吉从政40年颇有贡献,担任教育部长期间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21(2)教育部长可以关闭华文教育的权力及批准建立宽中分校,相信是最令华社动容的经典之作。

日前马华元老丹斯里林亚礼道出的历史秘辛,让国人尤其是华社增添对纳吉的好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物,政治人物也是人,也都不可避免有优点和缺点。所以要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地位,就得视其政绩而定,若以十分为标准,如果是三分过错七分功劳,定为三七开;如果是四分过错六分功劳,即为四六开。所以,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定位,完全根据当事人在位期间表现的良窳而定。

李光耀功盖新加坡

历史上被视为暴君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虽然干下焚书坑儒、残民以建万里长城等罪行,然而千古以还,炎黄子孙无不感激秦始皇立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不朽功绩。

过去被视为牺牲千万人命而筑成的万里长城如今却成为世界奇观,为中国赚取可观的外汇。

抚今追昔,秦始皇亦是功过兼具,不能简单的以二分法以暴君来定位。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在大部分新加坡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评价,应是功劳远远大于过失的。

新加坡能从弹丸小岛发展成为今天国际耀眼的大都会,与李光耀的英明领导密不可分,这一点从他的离世,千万民众自动自发,不辞劳苦列队瞻仰、致哀致敬,尽显不舍之情,如果民众不是感念李光耀的丰功伟绩,何以致此?

当年挟高人气荣任台湾总统的马英九乃一谦谦君子,可是好人并不表示是有能力的领导人,由于欠缺纵横捭阖、风行草偃的魄力,许多政策窒碍难行,民调每况愈下,导致马英九的政绩黯然无光。

然而,马英九在位期间采取的两岸开放政策,纾缓两岸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实现令世人惊艳的”习马会”,为两岸分隔六十年后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再度会面创造历史契机,”习马会”为马英九的政绩加分,肯定载入史册。

马华元老丹斯里林亚礼道出当年纳吉为华教鲜为人知的贡献,除了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21(2)华教的紧箍咒及批准宽中分校外,还批准兴建或迁移16所华小,这些都是亮眼的政绩。

错失名垂华教良机

2013年的大选期间,由于反风炙热,改朝换代的声浪震天响,纳吉顶着巫统鹰派的压力,在华社的期待下毅然出席董总举办的新春团拜,华社原本殷盼纳吉为了赢得华人选票,或可能会趁此机会献上新春大礼,宣布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可惜事与愿违,纳吉错失了在华教史上立下不朽名声的机会;当年的教育部长慕尤丁也具有宪法赋予的权力可以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可是他也错过了时机,错过了可以为其政绩加分、立功的时机。

如今,已被撤除副首相兼教育部长职的慕尤丁再也没有机会为其政绩立功,而身陷一马发展公司弊案漩涡及收受26政治献金疑云的首相纳吉仍大权在握;仍有机会为其政绩加分。

纳吉如果此时果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满足华社多年夙愿,他在华教史上肯定名垂千古。

反应

 

言论

新古毛成朝野另一战场/利亮时教授

5月11日,雪州迎来一场州议席的补选,这个新古毛议席在选民结构上属于混合选区。

选区内马来选民占46%,华人选民占30%,印度选民占18%,其他选民占5%。这场补选虽然出现四角战,但是主要还是希盟与国盟之争。从马来人分裂的状况来看,占了接近一半的华印两大族群,成为这场选举的关键。

若按目前公正党、巫统和国盟对马来人选票的瓜分,而华印大部分支持希盟的情况来看,希盟在这次补选的赢面是较高的。然而,代表希盟出战的民主行动党,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国盟在该区域拥有一定的支持度。

倪可敏在日前的辅选中,提出此次补选是开明与极端的对决,就是要把国盟定为极端族群主义的一方。如此做法是要让多元和开明的选民有危机感,以此催出支持希盟的选票。

国盟提高不少士气

这场选举对朝野两个阵营而言,胜败皆不足于影响目前的局势,然而,这次补选是在测试两个阵营的支持度,是否随着大选落幕一年多后,而有所消长。

就国盟来说,如果能够拿下新古毛,则象征其在雪州的支持力量有所增长。这对国盟而言,无疑是提高不少的士气。

对希盟来说,此战若败代表人民对执政的不满,而且在雪州都如此的话,这代表希盟未来执政之路危矣。

新古毛的补选,两个阵营领袖都会集中火力进行辅选,而作为合作伙伴的国阵也不敢扯后腿,因为雪州是团结政府的根基所在,这一战必须要胜出,激励士气是其一;巩固雪州的州政权是其二;为下一届执政储备支持能量是其三。对希盟而言,必须卯足全力迎战国盟,而宣传战和资源战几乎会在两周的竞选期中爆量的出现。

从选民的支持来看,公正党和巫统必须合作争取马来人选票,只要两党有办法取得过半马来选民的支持,这场补选就能轻易胜出。国盟在非马来人的支持度一直都不高,加上国盟没有很重视阵营内的民政党,而且不断鼓吹族群主义,这都让非马来人的忧虑不断提升。

国盟内的伊斯兰党和土团党,清楚知道如果他们要采取中庸和世俗之道,这样可能就无法吸引马来选票,甚至会让选票回流到巫统。

我国未来的政治局面,仍然是中庸多元与族群主义之争,这跟马来西亚建立时的局面根本没有任何改变,这是我们国家的悲哀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