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若经济增长不到4%
下半年或降息0.25%

(吉隆坡12日讯)尽管国家银行维持隔夜政策利率(OPR)不变,但分析员认为,若经济增长低于4%,国行仍可能在下半年降息0.25%。

国行周三在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3.25%的利率和3.5%的法定储备率(SRR)不变。



国行在今年初时将法定储备率从原本的4%下修至3.5%,以确保国内金融体系拥有足够流通率。

马银行投行研究分析员指出,国行在货币政策声明中的立场仍维持鸽派,因评估显示在去年录得5%的增长后,今年的经济增长会缓和。

尽管今年的通胀或会走高,不过国行认为上涨风险能舒缓,因成本因素如管制品价格调整和令吉疲弱的兑换率,受到能源和商品价格走低,以及温和的全球通胀率缓冲。

马银行投行研究估计今年的利率将介于3%至3.25%,若经济增长跌低于国行的4%至6%舒适水平下,或会在下半年将利率调低0.25%。



通胀率超越宽容水平

同时,我国1月的通胀率按年攀升3.5%,该投行研究认为已超越国行的2%至3%宽容水平,因此,利率决策将胥视经济数据,包括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风险平衡的外围发展。

至于法定储备率会否进一步下调,也有赖于市场流通率和市场利率波动。

反应

 

名家专栏

美联储降息可能性渺茫/安邦智库

5月22日,美联储公布了4月30日至5月1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的会议纪要。当时的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人士仍然关心会议纪要所透露的对未来政策走向的判断和预期。

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结束后谈话的相对温和态度有所不同,此次会议纪要所透露的信息,在市场看来要更为“鹰派”,意味着美联储对降息的看法,和市场预期有着更为显著的差异。

今年以来,如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所警告的,美国通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粘性。美国经济在高利率之下正在表现出放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为1.6%,较上个季度的3.4%的环比增幅明显放缓,且低于市场预期的2.5%左右。

通胀仍“顽疾”

虽然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速达到3.0%,与去年三、四季度变化不大,但环比增幅的放缓可能更意味着经济在高利率之下表现出减速的态势。与此同时,美国第一季度的CPI同比增速3.48%,预期增加3.4%,前值增加3.15%,有所抬头。

在这种“滞胀”威胁之下,美联储5月份虽然继续坚持维持高利率不变,但从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来看,美联储官员对于货币政策抑制通胀的效果越来越“缺乏信心”。这不仅表明未来美国通胀的“顽疾”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克制,更令人担心的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变得没有效果。

虽然美联储会议之后公布的4月份通胀数据有所回落,核心CPI同比增长3.6%,低于前值的3.8%,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种回落更多还是供给端的一些长期因素改变所带来的“随机漫步”,并非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功劳。

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与否,可能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远大于对通胀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这恐怕是目前美国高度金融化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而美联储决策对经济的影响也变得“不可预测”了。

美联储失去对美国经济的掌控和预见能力,可以说是目前美国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所面临的挑战。

美联储坚持维持政策不变,与其说其更具预见性,倒不如说其难以作出决策。那么,从引导预期到落后于事实,美联储何时降息的难解之谜,也变得更加没有答案。

目前来看,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对全球带来影响,特别是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经济和资本市场随着美元汇率的波动而不断震荡,饱受美联储不确定货币政策的冲击。

政策风险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曾提到,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主要政策风险。在其他国家通胀回落、经济低迷而不得不开始降息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会继续推高美元,也会使得各国受美联储政策影响变得更大。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透露出美联储对通胀和降息更为谨慎的态度。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通胀的粘性超乎想象,也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得“缺乏信心”。

这些变化使得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更为渺茫。而这种不确定性正随着全球经济重新放缓,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差异的扩大而对全球经济更具威胁。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