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视频】这个小国遭断交封锁霸凌
一年后竟更强大

2017年9月11日,卡达国王塔米姆(前排中)亲临有8000名美军驻守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美联社)
2017年9月11日,卡达国王塔米姆(前排中)亲临有8000名美军驻守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美联社)

一天内邻国全断交 沙地幕后主导

2017年6月5日,迷你国家卡达一天之内遭沙地阿拉伯等多个邻国断交封锁,不过卡达自立自强,砸下数百亿美元将海、空军设备升级,增加兵源,并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让国防实力在短期内快速成长,结果变得更强大。



卡达国防部长阿堤亚说,自从去年沙地主导多国封锁卡达后,“我们变得更坚韧、目标更明确,甚至更独立”。

砸数百亿美元买武器 变得更坚韧独立

据报道,在空军方面,卡达采购了24架台风战机(BAE Typhoon)和6架鹰式教练机(Hawk),花费66亿2000万美元;还有36架F-15QA“鹰式”战机(F-15 Eagle),总价62亿美元;12架疾风战机(Rafale),总价13亿美元。

英国台风战机抵达卡达乌代德空军基地。 (欧新社)
英国台风战机抵达卡达乌代德空军基地。 (欧新社)

在海军方面,卡达采购了28架NH-90型直升机(NH90 helicopters),总价30亿欧元;12架H125单引擎轻型直升机(H125 light helicopters)及7艘新军舰,约50亿欧元,分别为4艘巡洋舰、两艘巡逻舰和一艘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卡达还决定新建一个海军基地,并将海军员额从现有的3000人,在2025年前扩增为7000人。

男性延长义务役期 开放女性从军



卡达人口约231万,但多半为外籍劳工,真正的公民只有30万人。为了防止兵源短缺,卡达今年将年轻男子的义务役期间从3个月延长为一年,并从今年起开放让女性成为志愿军人。

与美国加强合作 建中东最大美军基地

卡达的扩军计划还包含了跟美国加强军事合作。卡达向美国采购36架全新F-15战机,定2022年交机。此外,卡达还协助扩建中东最大美军基地、有8000名美军驻守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新的宿舍将能多容纳5000名军方人员,让这里成为永久军事基地。

卡达的天然气储量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被沙地及其盟友视为经济和战略对手。 (新华社)
卡达的天然气储量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被沙地及其盟友视为经济和战略对手。 (新华社)

卡达的天然气储量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卡达的半岛电视台则是收看人次最多的阿拉伯语电视新闻频道,深具影响力,因此卡达被认为是沙地及其盟友的经济和战略对手。

异议记者遇害后 沙地姿态放软

沙地异议记者卡舒吉被沙地特务谋害的消息曝光后,全球挞伐,沙地一度暗示,对卡达的强硬打压立场可能会放软。沙地王储穆罕默德10月在一场投资会议上赞美卡达经济,沙地政府解释说,这是在传达“区域团结的有力讯息”。

卡达的半岛电视台是收看人次最多的阿拉伯语电视新闻频道。 (美联社)
卡达的半岛电视台是收看人次最多的阿拉伯语电视新闻频道。 (美联社)

不过卡达官员说,卡达与沙地的歧异并未稍减,“对卡达的封锁仍然实施,一点都没有放松”。

立场强硬 不在乎与沙地是否和好

去年邻国开始封锁卡达时,曾强硬要求卡达关闭半岛电视台,不过卡达没低头,10月还密集播报卡舒吉遇害案,持续对沙地施压。

长期观察波湾国家动态的一名西方官员说:“卡达没心情跟沙地当朋友,对卡达来说,损害沙地形象比较重要,何时解除封锁倒是不太在乎。”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反应

 

商余

年少日记,少年往事/心然

最近心情较低落,因此害怕看主题过于沉重的电影,因此一直回避期待已久探讨小学生自杀议题的港片《年少日记》,但最终还是看了。观后想起自身在年少时也曾拥有过一本日记,而一段尘封已久的年少往事,就经意的再度浮动荡漾……

初中二年终暑假在一家中药店打假期工,在店里看到一本心仪的日记本,萌起要写日记的念头。

于是当领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后,就买下了那本钟爱的日记簿。那本日记记载了中学生涯多愁善感的“年少呓语”与“心事档案”,当中有一段深刻且无法遗忘的年少往事……

6年级那年,一直照顾弟妹的大姐突然“不告而别”(参与马共),家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心里留下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不懂如何填补。

当时由于喜欢阅读与书写,文字成为重要的出口。

很想打抱不平

初中开始频密投稿至学生或少年读物,文章都有被刊登的机会,那时也看到另一位同龄但不同班的林江泉同学的文章也常被刊登,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升上初中三,难得因缘彼此同班,但由于坐的位置有段距离,而性格内向的自己不敢主动找对方交谈,大多打个简单的招呼而已。

记得接近第二学期暑假,学校惯例办校内华语演讲比赛,林江泉同学被选为演讲代表,因此班主任会在上课时挪出一小段时间让他练习。

由于林江泉同学性格温顺,动作斯文,常被一群较环蛋的同学“欺负”(那年代没有“霸凌”这词),他们常以“娘娘腔”或“乸型”的外号取笑他。

我记得那时林江泉同学还未没讲完,这群同学就在下面起哄。他难过的责骂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当场哭了起来。

印象中,班主任没什么认真看待处理,也没谴责那些同学,只是教林江泉同学返回座位,改天再练习。

其实那时我心里感觉难过也很愤怒,很想打抱不平,想向老师反应那群同学平时也如此欺负对方,但因害怕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始终不敢举手发言。但心里挺难受自责,觉得自己怯弱。

再体会“不告而别”

久后,第二学年的暑假开始。第一天我就写了一封信寄给林江泉同学,表示那天没勇气替他发声,心里很难过,向他道歉,并告诉他自己向来有读他的文章,只是不敢主动找他聊天,或许暑假后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彼此分享阅读与写文章的喜悦。

当信寄出去后,就一直期待回信,结果两星期的暑假结束都没收到回信,心里有份强烈失落。

第三学期开学,踏入教室就觉得气氛有些沉重,而林江泉同学的桌位空置着。然后班主任进来以沉重的语调告诉大家,林江泉同学暑假因参与童子军露营发生意外去世了。

我仍然记得那天整个人空空荡荡,完全不晓得该如何处理那复杂无比的情绪。十来岁的自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死亡打个照面,也再一次体会“不告而别”的伤痛。

两天后,我与一群同学去探望他的父母,才知道他是父母亲唯一的男孩,他的母亲一直在哭,哭的非常伤心。年少的我们不懂如何去安慰,只记得大家在回家的路上,都保持安静与沉默。

我忘记如何度过那段失落的日子——但外在的世界依旧运行,继续上学,继续考试,一切仿佛没发生过。我那时唯一倾诉的方式,就是在日记本里不断涂写,不断提出了无数没有答案的大问号。

而我始终不知道,那封信有没有到达林江泉同学的手中?

没碰上“人生导师”

电影《年少日记》也提到学校霸凌所带来的伤害。片中的小男孩就是长期在父亲无情的“霸凌”下,选择了生命的不归路。

男主角提到他年少时多渴望其寂寞与失落能及时被看到,但这个老师始终没有出现。

我们或许也一样,始终没有碰上可以启蒙自己生命的“人生导师”,而我们也或如电影里的小孩一样,长大后也无法成为小时想要成为的大人。

我们看电影常为剧中人流泪唏嘘,或许是为自己落泪叹息。

电影某程度上就是现实的投射,难怪我们喜欢躲在漆黑的影院去“偷窥”属于他人或自己的晦暗世界,让思绪在虚实之间滚动与翻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