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数字身分证的争议/阿奴马加卡尔、奥利维亚怀特

全球有超过40亿人可以上网,每日人均在互联网设备和服务上逗留约6个小时。

在泰国和菲律宾的网民日均上网为9.5小时;美国有26%的人口“几乎持续”在线;预计到2022年全球还将有10亿人加入互联网用户行列。



然而当我们拥抱数字世界时,以安全、有效、且个性化的方式去使用它的复杂性问题也变得更为尖锐。对此有些国家已经开始部署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数字身分识别(ID)。

对“数字身分证”——也就是物理身分识别装置的电子对应物——的应用很有必要。

首先,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往往都无法回想起自己的数字足迹,同时在注册,验证和管理在线帐户方面遭遇了诸多麻烦。平均每个电子邮件地址都链接了90个在线帐户,而这个数量每5年还会翻一番。

因此,不出意外有25%的用户每天至少忘记一个密码,而且各银行客服中心接到的电话中约有三分之一是重置错误或忘记密码的请求。



精心设计的数字身分证还可以帮助抵御来自零售商的数据泄露事件,而这也是许多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全球有10亿“黑户”

比如在过去两个月中万豪酒店集团和在线问答网站Quora就分别报告了导致数亿客户个人信息被盗的安全泄露事件。随着黑客攻击范围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对更高安全性的需求显而易见。

但或许支持推广数字身分证的最令人信服论点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需要这个设备证明自己是谁。

根据世界银行的身分验证发展计划(Identifi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itiative,简称ID4D)披露的数字,全球有近10亿人缺乏任何合法身分证明,因此也很难或不可能去投票,银行,获得食品补贴或购买房产。

在目前未有开立银行账户的17亿成年人中,有20至30%的人将缺乏相关文件归为主要原因。

认识到这个问题(及其潜力)后,许多国家都在以各类形式推广数字身分证。

例如印度的国家身分认证系统(Aadhaar)就是一个覆盖超过12亿民众的生物识别“身分证明”,可以用来协调政府福利的分配。

在爱沙尼亚,98%的人口拥有电子身分证,99%的公共服务——包括投票——都可以在线完成。

推广成效不佳

这个议题也更频繁地出现在人类发展议程上。

非洲各国政府,发展机构和本地商业领袖每年都会齐聚非洲身分验证发展论坛(ID4Africa)以期共同推动一个“强大而负责任的身分验证系统”。

同时以金融服务和技术产业为首的私营部门,也正采取措施发展数字身分识别系统。

例如瑞典的一个银行联盟在2003年开始使用BankID对数字交易进行身分验证,此后该国政府也采用了该系统去简化对公共服务和健康记录的获取流程。

但现实情况是各个数字身分证计划迄今取得的推广效果各不相同。

虽然少数项目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但仍有许多项目未能达到适度的使用水平。

全球大多数数字身分证的应用范围有限,只能实现其众多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功能中的少数几项。由此可见,数字身分证应当在个人和机构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高使用率数字身分识别系统的成功推广可以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正如我们在一份新发布的报告中所陈述的那样,数字身分证有可能降低欺诈率、降低客户接入成本、促进金融包容性,同时促进无银行账户客户的储蓄和信贷。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现数字化人才匹配和简化员工验证来促进发展,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

数字身分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在互联在线生态系统中管控数据和数字足迹的手段。

总体而言,我们估计在典型发达经济体中推广高使用率数字身分证将有助于产生相当于其GDP总量3%的经济价值,而在典型新兴经济体中则可高达6%。

制定严格保护政策

但数字身分证技术也类似于某些双重用途技术,既可以服务社会利益,也可以用于不良目的。

那些设计有缺陷的数字身分证系统确实存在风险。如果缺乏适当的设计原则和管控,数字身分证系统可以为管理员提供巨大的权力,令某些不公正歧视或其他不公平现象成为可能。

为此各国需要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法律以及强有力的执法和安全措施以降低这类风险。

注册和认证技术的进步——例如电子卡,密码学和生物识别技术——会有所帮助,但强有力的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存在这类现实挑战,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数字身分证也能带来不容忽视的巨大经济,社会和政治收益。

若政府和发展机构能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措施将其降至最低,那么数字身分证就能成为推动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一环。

反应

 

名家专栏

作茧自绑的“信息茧房”/林卓锋

在当今以算法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已经能通过大数据提炼精准的算法,将特定观点传递给不同偏好的人。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筛选的,以满足个人喜好和习惯。然而,这种便利看似让我们享受信息的多样性,却也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自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凯斯·桑坦斯,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已选择的领域,或者只追求令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时,就会逐渐困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们自然会得出一个所谓的共识与真相: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信息茧房中无法看到不同的消息和观点,甚至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互联网式的速食文化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信息过于简化,形成了一个为人类设计的舒适而巧妙的陷阱,使人很难从中逃脱。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人们必须认识到越容易广泛被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够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从而不断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兴趣观点和话题。与此同时,与我们兴趣不符信息逐渐淡出我们视野,最终消失无踪。

远离真相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自然越来越难以了解许多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断推送特定的信息,人们的观点也可以被改变甚至扭曲。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同一信息和观点时,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某类信息时,相关内容会被大量推送,形成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人沉浸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然而当我们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信息的泡泡中,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不仅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性,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习惯于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时,思维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模式,容易忽视其他可能性,更无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限制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走出信息茧房

为了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对待信息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我们应主动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来源。

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参与不同领域的讨论和交流,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进行对话,以扩宽我们的视野。

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不偏袒某种信息,而是愿意接受和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能盲目接受信息,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不被谣言和偏见所左右。

最后,教育在培养开放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教授学生们如何主动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只有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拥抱多样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迈出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