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吾王万岁/官泰发

3月27日举行的“拯救大马行动人民大会”中,前首相马哈迪指出,只要能达成百万人连署目标,他愿意驾罗里把“人民宣言”的签名文件载到王宫。语毕全场哄堂大笑,惟我却是一点都笑不出。

从王治到共和这一段历史,在西方世界其实是一段非常严肃的历史,其严肃程度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我之所以一再重复严肃两字,就是要强调政治不能儿戏。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遑论是在动辄影响全民福祉的公共领域。



在很多年以前,巫统元老梅格纳兹慕丁在一场研讨会中指出,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他不仅分成东马及西马,还包括13个享有特定权力的州属、马来统治者、三大种族及多元宗教,司法方面更分成宗教法庭及民事法庭。换言之,这么复杂的结构还能正常运作,确实值得再三咀嚼。

老子儿子搞不清

有鉴于此,每当听闻有人建议如何改进国内制度,例如建议限制首相任期为两届,甚至是直选时,我只能说这个人可能认为国内政治制度还不够复杂,或是他天真的以为类似建议能解决政治人物贪腐的问题。

姑且不谈政治存在的目的,这类把“总统制”特征用在“内阁制”的建议,只能贻笑大方,搞不清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其实这两种制度还衍生出一个孙子,即所谓的“双首长制”或“半总统制”。

台湾的制度就是“双首长制”,试问这制度有没有让台湾的政治效率变得更好?如果孙子的表现真比公公和爸爸还好,我想台湾不会出现将现有制度改成内阁制的声音,甚至不会出现候任总统必须等待长达4个月才能上任,这种堪比缅甸的情况。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人类不是上帝,因此由人类设计出来的制度,怎么可能完美?我只求政治人物搞斗争时不要过于儿戏,硬是将足球场变成篮球场,把原本应在议会解决的事情,搬到司法宫或王宫。如果没有想好好再做,后果将是整个国家陷入空转,一再把时间耗在如何修改制度之上。

多数不尊重少数

事实上,如果谈到什么制度最合我的心意,我的首选其实是王治而非民主。民主制度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推行民主或是“假民主”的国家,少数是服从多数了,惟多数往往没有尊重少数,因此假设我是站在少数的一边,为何我还要支持这种制度?

我是打从心底欣赏王治时,只要推行一个限制只有明君才能治国的王治,我们不只可以立即废掉不事生产的上议院,吵吵闹闹的下议院,更可以停止所有的选举制度,请问这样我们是不是能节省庞大的行政开销,以及在短时间内提高行政效率?

简言之,我只想请问届时所有一起坐罗里去王宫的政治人物,你们是否和我一样衷心高喊:“吾王万岁!”还是你们天真的认为,人人都是可任由你操纵的木偶?

反应

 

言论

李光耀模式人亡政息?/官泰发

美国极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生前曾说,在一些情况下,专制体制短期内能有所作为,但是经验显示,惟有民主体制才能造就长久的好政府,因此李光耀带给新加坡的清廉和效率,很可能伴随他入土为安。

新加坡专制政体最终是否真的因李光耀逝世而备受挑战,目前由于仍是由其长子李显龙掌政,因此仍看不出所以然。



不过,李家第二代纠纷公开化的情况显示,亨廷顿还是说对了一点,就是李光耀过世以后,新加坡将有一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只是大家怎么都没料到,第一个出现改变的竟然是彼此血浓于水的第一家庭。

俗话说清官難断家务事,尽管李家目前摆在台面的纠纷,只是拆不拆除故居,惟凡是有家庭的人,肯定都会猜测实情肯定非如此简单,因为单单遗嘱,就立下了7份。简言之,三兄妹究竟在争什么,大家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答案,也不在乎有无答案。

替李显龙感到悲哀

撇开第一家庭为何而争,个人在情感上还是非常替李显龙感到悲哀。首先,假设李家三兄妹不是读洋书,讲洋话,我想他们应该晓得何谓父母不在,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换言之,在李光耀逝世后,如果大家长幼有序,自然应以李显龙马首是瞻,遑论他还背负为新加坡子民牟福利的重担。

平心而论,当李显龙在去年8月脸色苍白,险些晕倒时,连我这个没有血缘或亲戚关系的旁观者,都不禁替他捏一把冷汗。老实说,李显龙当时若真倒下去,试问新加坡何去何从?



其次,任何稍有关心新加坡政局的民众,理应都知道李玮玲及李显扬对李显龙的指控,其实都让人觉得他们好像在骂自己的父亲李光耀。

账应从李光耀算起

如果说李显龙真的有意栽培儿子李鸿毅从政,我想他也只不过是仿效自己的父亲,因此诸如“滥用权力建立王朝”这笔账,理应从李光耀算起。

至于“保留故居是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的指责,我想他们两人或许应该假设自己是新加坡总理,然后再思考一下,现在的新加坡该如何治理?

李家纠纷显示李显龙是可悲的,因为他的亲弟妹不只没有把他视为兄长,更没有把他视为新加坡总理,当然,大家也不用奢望两姐弟会一夜之间醒觉,并感谢李显龙为李氏家族及新加坡所付出的一切。

简言之,李家纠纷同样显示,当新加坡没有人能名正言顺继承李光耀政治遗产的时候,新加坡的国事会否也变得像家事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民主也好,专制也罢,任何类型体制的最终目的,都应是如何追求国富民强。或许新加坡民众应该问一句,没有了“李光耀模式”,新加坡还会是新加坡吗?

官泰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