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去中国化后再弃华侨/蔡元评

台湾激进的“时代力量”在立法院取得席次后挑起华侨课题,指侨务委员会应以“台侨”取代“华侨”。“时代”强调,台湾只有2300万的人口,以区区的资源去服务海外4000万的“侨胞”,不但没道理,而且是“全球罕见的畸型”。

华人三边通吃



“时代”并指出,“侨胞”定义不明不白,而且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在争取“侨胞”。许多贪婪的华人两边拣便宜,再加上这种人在侨居地的福利,等于是三边通吃,实在荒谬!

台湾凭什么要趟此浑水?此外,侨委会又说明,“侨胞”不包括蒙古人和西藏人;以此推论,服务对象自然就是汉人了。“时代”称,是不是台湾原住民的纳税钱都得拿去服务4000万海外“侨胞”?难怪台湾已成为一个“无底洞”!

“时代”认为,侨委会应把“侨胞”法制化,明确的定义为:“从台湾出去的台侨,从台湾出去的才算。”

台湾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代就已开始对“侨胞”冷感,扁政府也提出,只有从台湾出去的台湾人才是“侨”。马英九上台后虽力图挽救,但海外华人的情绪在大陆的积极争取下,自然的就大幅度的偏离台湾。台湾侨委会每年的预算不到3000万美元,而大陆则高达8亿,反映了海峡两地的巨大差异。

很明显的,“时代”在逢中必反胜利后强出头,鼓动台湾彻底的和大陆切断血缘,凸显“台湾民族”的本色。



大陆大气以对

大陆则提倡开明宽容。北京3月份的“两会”中,政协常委提交了《有关中国国籍优先的提案》,建议修改国籍法,删除 “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将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让海外华人本人、配偶、父母、祖父母曾拥有中国国籍的,均可自动获得中国国籍;除非本人主动放弃,中国国籍永远有效。

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了消除华人人口众多国家的政治疑虑,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双方以公报等的形式,宣布不承认双重国籍。1980年中国国籍法第九条中正式列明,不承认外籍华人的中国国籍。

政协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国籍法已有调整的必要;以往实施单一国籍是出于政治及现实生活的考虑,如今这种情况已不存在。并称,第九条损害民族凝聚力,海外华人其实是中国力量的延展;保留中国国籍,除了使海外移民加强与中国的情感纽带外,更能让华人名正言顺地为中国争取利益。

全球大部分国家并不要求入籍移民放弃原国籍;而中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有这条规定的国家。政协提案中举称,以色列并出台法律,鼓励海外犹太人自由返回祖国;以色列吸引了大量人才,国家虽小但实力强劲,有其原因。

轮不到外界置喙

当年,华侨回国参加革命,抛头颅撒热血,踊跃捐献,建立了中华民国;60年代,台湾街头还可以看到“华侨是革命之母”的标语;大陆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年间,华人视台湾为心灵的归处,半个世纪以来数十万青年回台湾升学。

外交孤立的台湾,侨教成为台湾联系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侨教造就了许多人才,这些人有些留在台湾发展,有些回到侨居地创业。

以马来西亚为例,全国各地都有“留台同学会”,不论台湾的政治由谁当家作主,留学台湾的必然对台湾的乡土、台湾的人文、台湾的友情,有一股不泯灭的真实情感。

华人是大陆和台湾链接海外的一支力量,摸不到,也看不到,无形但有力的存在。大陆看清楚了现实,大气宽容;“时代力量”胸小气窄。台湾在外交国越来越凋零的时候再抛弃华人,是否明智;按台湾政治的常用词条“这是一种选择” ,轮不到外界置喙!

〈作者为《全球竞争力》主编;http://www.worldstt.com〉

反应

 

灼见

【灼见】龙行天下,马中“侨”梁/锺启章

甲辰龙年大年初一,农历新年的气氛浓得化不开。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当天早上11时在光前堂举办2024甲辰年新春团拜,邀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一众正副部长出席,齐齐捞生,同欢共乐。

安华上台致词时,第一句话即以华语向大家贺岁:“各位嘉宾,大家好,祝大家新年快乐。”让场面更加沸腾了,我人在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个欢声雷动的一刻。过后,他间中也一直使用华语如“新年好、恭喜发财”等,祝福在场者和向大家拜年。

类似的场景,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或许已经司空见惯,这是这个多元族群国家多年来的特色,也是常态,年年如此,岁岁复次,形成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

春节成全球盛事

随着中国46年的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国力崛起,今年春节热闹欢畅的场面在多个国家也纷纷出现。去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78届会议,也确定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此外,春节也被近20个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连日来,世界各地的新春庆祝活动异彩纷呈,热闹非凡。

“过年”正成为一项全球性文化盛事,形成龙行天下,四海同春的局面。诚如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所说,春节正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中国经济实力雄起,也促使侨居海外的中国人与日俱增。据统计,海外华侨华人总数有6000多万,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仅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新移民就接近1000万人,当中就包括马来西亚的新生代中国华侨。

据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PUCM)的初步统计,马来西亚华侨人口接近20万,他们当中有早期的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来大马创业的,也有2000年之后来大马经商及参与第二家园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本地人通婚,他们更熟悉大马社会,积极融入本地社会并取得长期居留权,在马中两国民间关系扮演着日益活跃且重要的角色,他们主要分布在雪兰莪、吉隆坡、彭亨、霹雳、槟城、马六甲、柔佛、沙巴和砂拉越等地。

这些人目前还保留中国国籍,情感上对中国有很强的亲切感,形成一股新的民间外交力量,在未来两国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在马扎根

PUCM总会长拿督李中平透露,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马来西亚设立第二家园,主要是享受这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友好的人民情谊。这些长期在大马居住的中国人,不仅为大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商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进行投资和创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大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截至去年底,中国已连续第15年稳居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达1.3兆人民币,两国双园以及东海岸铁路等一系列项目取得傲人的成绩。此外,根据大马的官方统计,2023年批准的中企投资额高达110亿美元,位居外国对大马投资首位,中企对大马投资持续升温。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中国籍侨胞在马来西亚生活已经超过20年。他们在属于异国他乡的大马扎根,与本地社会交流融合,做到“入乡随俗接地气”,成为了中马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侨”(桥)梁。

认可新生代华侨

这些华侨根据地域和行业等的不同,组建了各种社团组织,如商会、同乡会等,通过这些平台,他们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应对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挑战。

PUCM去年即与马来西亚华人行业总会(行总)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两个机构正式结为策略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加强马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紧密合作。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隆雪华堂新春团拜上致词时,以”中国龙”和”马来西亚虎”形容两国在构建命运共同体时的重要性,以期为两国人民带来繁荣与幸福。

无可否认的,通过新生代华侨的参与,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和发展成果。这不仅是一种实践意义,更是对新生代华侨的认可和鼓励,有助于增进马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