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合利的企业游戏/万年船

徳力集团(TECNIC)的倒置收购计划顺利通过,之后公司将会改名,希望新公司会有更好的前程。至于本周,我们来谈谈上周另一个公司的主要企业发展。这家公司叫合利(HUBLINE)。合利的股东可没有徳力集团那么好运了,只见管理层把公司像是搾干衣服那样,扭了又扭,希望可以挤出一点水来,如今扭不出了,索性把20件衣服集中在一块,用压缩机重新挤。



读者可能没有想像到一家公司的企业活动,可以糟糕到这个地步,比小孩子玩泥沙还不如。且听我慢慢说来:

早在2015年8月,我曾经提过合利,对它的企业活动,颇不以为然。其中,2009年进行2配1附加股(每股20仙,送一凭单);再在2012年9月进行2配1附加股(每股售价20仙,每5附加股送2凭单);而在2015年11月则是经过大削资,由面值20仙削减19仙后变成1仙,才进行1配2附加股(每股售价1仙,每4附加股送1凭单)。

股票数额大量膨胀

公司之后又进行私下配售股票(29.17亿股),也是以1仙售出。大概有人觉得投资1仙的东西,没什么好输的吧。

于是,公司的股票数额大量膨胀,但是基本面并没有更改,公司在2016年继续亏损,慢步沉沦。搞笑(还是可悲)的是,公司在2016年7月又再宣布削资重组,这回是1仙减去0.5仙,剩下0.5仙。之后,没有了之前公司强调的股东的股票数额没有减少,而是20变1成为面值10仙的股票,小股东这下亏大了。



换句话说,不管你有没有认购之前的附加股,经过1月10日的这次特大以后,你的股票数额还是要削减成20分之一,如果之前认购所有附加股的人,只有亏得更惨。

经过20整合为1的情形之后,股价是否又再次从10仙跌起,慢慢跌回1仙呢?管理层一个劲的在玩这种企业金钱游戏,业务却一团糟,不晓得证监会为什么没有出手警戒,任由股东的血汗钱倒向大海。

反应

 

名家专栏

电子印花税省时高效/万年船

如果不是兴业银行(RHBBANK)的股息再投资计划,万年船也不会发现印花税已经被淘汰。

一向以来,我们在认购附加股和参与股息再投资计划的过程中,须要在表格上面贴上一张10令吉的印花税票。这个实践已经实施了20年,如今终于要走入历史。

笔者参与兴业银行的股息再投资计划已有多年,所以这次也不例外。巧合的是,笔者库存的印花税票在今年用完,当笔者想去邮政局购买时,却发现其栏位有点奇怪,不像以往那样写着10令吉印花税。

细读之下,我才发现,其信息已经改成股东须要登录内陆税收局,购买该印花税票,并把电子证件打印出来,和表格一同上交,才算是完成程序。

之前的实体税票,已经在2024年1月1日废除,逾期未用的税票将自动作废,不得退款。

由于再投资的截止日期逼近,笔者也不怠慢,迅速前往内陆税收局的“STAMPS”网站查询。虽然该网站有说明如何购买电子印花税,但是过程可能要5至7天才完成,太久了,到时兴业银行的活动已经截止。

幸亏,注册局纳入了一个新的服务,即协助股东们完成附加股或再投资计划的申请。当然,通过他们来处理,时间是节省到了,不过需要付出一些费用(服务费是5令吉)。

在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花费5令吉即可以得偿所愿,是非常值得的。

淘汰支票

随着这项新措施实行,预料在不久的将来,用在认购附加股的支票也将会被淘汰。笔者已经习惯在认购附加股时,通过该公司的注册司网页,填完所有资料以及缴交费用,既容易追踪,实际费用也减少了一点。

对于那些外地的股东,这也是一个佳音,他们不必担心寄出去的信件失踪或延误,影响了认购的机会。这就是科技先进,一切服务电子化给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效率的象征。类似这种服务,笔者已经向当局反映了许多年,不过当局似乎不愿快速执行。这一次的行动迅速,不晓得内陆税收局在背后是否出了不少力。

当然,许多不善于电子服务的老股东有点紧张,因为他们不懂得使用电子服务。关于这点,还希望当局和各注册公司积极合作,推介新措施并提供最佳方案来协助小股东。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