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盟

减少依赖矿石 延缓地球变暖
东南亚须戒煤

东南亚地区待建的燃煤发电厂数量位居全球第三,图为越南永新燃煤电厂。

电力改变了世界,不只帮助各国发展经济,也协助无数人脱离贫困。然而,取得这一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巨大: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部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40%。

二氧化碳是所谓的温室气体之一,它会将热量储存在大气中,并导致地球变暖,大约三分之二的碳排放来自煤炭。



然而,尽管联合国多年来迫切呼吁各国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仍有无数新型燃煤发电厂仍在建设当中。目前,全球约38%的电力来自燃煤发电厂,比排在第二位的可再生能源高1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力量是东南亚的发电量增加。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因此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飙升,其中煤炭依旧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越南约三分之一的能源依靠燃煤发电厂,且2050年前还会有大量新电厂上线发电。与此同时,泰国也正在不断投资煤炭等化石燃料。

根据联合国上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包括曼谷、胡志明市和孟买等多个亚洲大城市,正面临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极端海平面上升或将被海水上涨触及的风险。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日前赴泰国参与东盟-联合国首脑会议时,在会议开幕前夕向媒体指出,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亚洲各国“必须克服煤炭成瘾”。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古特雷斯强调,世界对煤炭的依赖“仍然是对抗击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威胁,东盟-联合国首脑会议应发出一个非常明确的讯息,即东盟国家所在地区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他重申,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再次显示,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先前预测的要快得多。

“根据这份新报告,除非我们能够……战胜气候变化,否则在2050年,研究预测世界上将有3亿人被海水淹没。”

他指出,气候变化是“目前对地球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问题”。

古特雷斯指出,东南亚国家必须树立一个榜样,“站在碳定价的前沿,停止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停止建设以煤为基础的电厂,以便能够战胜气候变化”。

曼谷是其中一个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亚洲大城市之一。

发电厂数量仅次中印

国际能源署研究显示,在未来20年,亚洲地区预计将成为全球能源趋势的关键带动者。自2000年以来,数百万东南亚民众获得了电力,这一地区目前正朝着到2030年普及电力的目标迈进。

由联合国支持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组织收集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待建的燃煤发电厂数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印尼、越南和菲律宾是所有东南亚国家中待建燃煤发电厂数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紧随其后。

相对富裕的亚洲国家也正对煤炭部门进行跨国资助。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国有金融机构目前分别是其他国家煤炭厂最大的资金来源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组织的研究显示,中国是最大的煤炭国际融资的来源国,在2015至2016年度承诺提供超过17亿美元资金。

然而,整体来看,全球正朝着正确的方向缓慢前进,计划建设的煤炭厂数量正在减少。新煤炭厂获得的许可证数量已降至历史最低点,1000多个许可证被取消,这意味着煤炭开发商的经济环境正日益严峻,同时,对于控制全球变暖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共识正日益增长。

在《巴黎协定》签署4年后,古特雷斯今年9月在纽约召开了一次气候行动峰会,许多国家在会议上宣布了加强应对气候危机的措施,包括对燃煤发电进行限制。

转型清洁能源速度慢

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组织的研究表明,在世界三分之二的地区,可再生能源现已成为最廉价的新型发电方式,比新型煤炭和新型天然气发电更廉价,而且到2030年,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几乎各地的煤炭和天然气使用都将被削弱。

然而,虽然煤炭正在减少,可再生能源正在增加,世界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还不够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研究伙伴发布的2019年生产差距报告(Production Gap report)显示,各国的气候承诺及其化石能源生产计划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

其中,煤炭生产方面存在的差距最大:各国目前计划到2030年生产煤炭的产量要比兑现将升温限制在2摄氏度的承诺应有的产量高出150%,比兑现升温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应有的产量高出近三倍。

该报告的撰写者之一马恩斯尼尔森(Mason Nilsson)表示,这份报告说明,政府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持续支持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问题。尽管制定了二十多年的气候政策,但化石燃料的生产水平却比以往更高。

根据联合国发表的讯息,联合国将在2020年启动“行动十年”,以开展努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在能源方面的目标是确保所有人都能享有可负担、可靠、可持续和现代的能源。

佐科

印尼依赖燃煤发电

印尼总统佐科声称,为满足印尼的电力短缺,该国仍需煤炭蒸汽发电厂。

佐科日前出席2019年印尼矿业协会奖活动时称:“以后如果能够的话,可改用可再生能源。”

佐科指出,11月初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东盟-联合国首脑会议期间,已与古特雷斯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进行会谈,两人一同提醒印尼使用环保能源。

佐科说,“我回答了同样的事情。以后我们将开始指导使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水力发电、风能、太阳能电池,或者是地热能。”

他说,当印尼的电力能源已足够时,将转移至可再生能源。

由于搭机旅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根据计划,明年起航空业将实现零碳成长,在2050年,碳排放量更将减至2005年基准的50%。

航空业明年起碳排零增长

全球性航空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本月初在日内瓦举办的媒体年会中表示,航空产业碳排放量明年将达到零成长,并支持以市场机制运作的国际性碳中和计划,而非重复征收碳税。

气候暖化议题今年格外受到关注,由于搭机旅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许多消费者也自发性加入“因搭机感到羞耻(Flyskam)”的全球运动,进而影响航空业市场表现。

IATA理事长迪朱尼艾克强调,航空业早在2009年,便着手推行全球航空运输业碳中和方案及减排计划(CORSIA)。

CORSIA在2016年取得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认可,根据计划,明年起航空业将实现零碳成长,在2050年,碳排放量更将减至2005年基准的50%。

迪朱尼艾克说:“我们曾经承诺,从2009到2020年间,每年要提升燃油效率1.5%,现在我们每年已提升至2.3%。”

征碳税不乐观

IATA也重申,并不乐见各国政府征收碳税,或单方实施其他碳定价工具,使得减排政策迭床架屋,弱化产业竞争力,并将支出转嫁给乘客,这些成本的增加,也未必真正能运用在环保用途。

IATA表示,借由CORSIA体系,所有ICAO会员国,将研发新科技技术、提升机场等基础设施效率,航空公司也将改善飞航作业流程、精进节油管理、航路规划及管理作业,让飞行更环保。

一旦航空公司超出订定的基准碳排放量,便需购买受ICAO认可之碳额度进行抵销,这些资金可能转而投入在全球各地的环保计划,例如植树、制造生质能源等。

CORSIA将采分阶段实施。2021至2026年属自愿参与、2027年则开始强制实施,所有拥有大型航空公司的会员国家,均将纳入管制范围,且每3年进行重新审查与调整。

反应

 

大数据

东南亚国家“靠边站”报告出炉 中国超越美成首选

整理|郑美励

如果东南亚国家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谁会获得最多支持呢?2023年的答案是美国,2024年的答案是……中国!且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早前,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亚细安研究中心公布《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这份逾70页的报告针对诸多课题如软势力、对国际及地缘政治的展望和观看、信任度、大国的区域影响力和领导力、中美博弈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调查了东南亚10个国家知识精英的看法。

这是该研中心连续第6年发布报告。调查在今年1月进行,1994名来自东南亚10个国家的学术界与智库、商界、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与媒体、政府部门、区域与国际机构代表在线上自行作答问卷。研究团队今年收紧参与资格要求,受访者必须对东南亚事务和时事具备一定了解。

大马高比率选中国

在被问到随着中美在东南亚争夺影响力和领导力,东南亚该如何作出最有利的回应时,受访者的选择是:

(1)46.8%主张继续优先加强东盟的韧性和团结以应对美中竞争带来的压力;

(2)29.1%主张奉行东盟的不结盟立场,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

(3)16.1%主张东盟与“第三方”接触以扩大战略空间和选项;

(4)8%主张选边站。

然而若势必得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时,2024年有更多受访者选择中国,中国获得的支持率比2023年的38.9%上升至今年的50.5%,这种趋势在大马(75.1%)、印尼(73.2%)、寮国(70.6%)、汶莱(70.1%)和泰国(52.2%)的受访者中尤为明显,报告指印尼、寮国和大马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强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受益匪浅,他们对中国的偏好比2023年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美国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从去年的61.1%降至今年的49.5%。不过,菲律宾(83.3%)、越南(79.0%)、新加坡 (61.5%)、缅甸(57.7%) 和柬埔寨(55.0%) 仍对其表示多数支持。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支持率普遍下降,唯独在南中国海与中国有尖锐主权纷争的菲律宾对美国的信心显着提升,从去年的78.8%上升到今年的 83.3%历史新高。

调查结果反映趋势

这是自《东南亚态势报告》在2020年调查增设这道“选边站”问题以来,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首选。

原因究竟是什么?该中心早前曾以线上论坛方恒邀请国际政治专家学者解读该份报告。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指出,中国这几年对东南亚的影响力稳定提升,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个趋势。这是因为中国对本区域的关注稳定保持一致,美国的关注则随着不同政府上任而时断时续。同时,以哈冲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美国国际声誉的损害不少于伊拉克战争。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莱仪(Bonnie Glaser)指出,调查结果反映出区域对美国的失望,并期望美国改进。

对印太经济框架怀疑

虽然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10月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力图修复区域对美国经济领导力的信心,但调查显示,更多人对这个框架的成效抱持怀疑态度。此外,更多受访者认为美国减少了对本区域事务的参与,这进而冲击受访者对美国作为可靠区域安全伙伴的信心。

另外,东南亚期望美国与本区域有更多不同层面的接触,包括提供更大量的市场准入但期望并未实现。他也指出,今年的调查对象中来自商界以及政府领域的受访者比率增加,来自智库和学界的受访者比率减少,不同群体的关注点不同,也可能影响了今年的结果。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强调,中国首次在选边站问题中超越美国,从表面上看是像一个新趋势的开端,但这个数字每年都会出现摇摆。他提醒说,美国去年的获选率较高,但此前也大多维持在50多%,如果只专注于谁跨过50%的分界线,就容易忽视这个长期的摇摆趋势。

影响东南亚对中国好感因素

就东南亚与中美关系的展望方面,受访者整体看好与中国关系的前景,1944名受访者当中多达1023名认为未来3年该国与中国关系会“改善”和“显著改善”,但认为一些事态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好感,3个最重要的事态:

(1)中国在该国不断增长的经济主导地位和政治影响(38.5%,去年为44.3%),泰国 (56.3%)、缅甸 (53.2%)、菲律宾 (51.6%) 和柬埔寨 (51.2%)受访者尤其担忧。

(2)中国在南海和湄公河的强硬手段(37.2%,去年为33.3%),越南 (55.4%)、菲律宾 (54.8%) 和大马 (49.0%)等南海利益攸关国家感到担忧。

(3)中国利用经济手段和旅游业惩罚其国家的外交政策(35%),柬埔寨和寮国(均为43.1%)以及新加坡 (41.1%)最为担忧。

而中国该如何令不看好自己国家和中国关系前景的受访者改观?

当中最重要的3个事态是:

(1)中国必须依国际法和平化解主权纠纷(67%,去年59.8%)、

(2)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及不要试图限制他国外交政策(60%,去年54.2%)、

(3)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实现双边贸易真正互利共赢(40%,去年47.4%)。

哪个第三方势力可倚靠?

倘若东盟想寻求“第三方”力量来对抗美中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时,谁会是东盟更信赖和喜爱的战略伙伴?

欧盟和日本依旧是主要选择,印度排第3,其次才是澳洲 (9.5%)、英国 (9.2%) 和韩国 (5.9%)。其中,欧盟、印度的评分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而日本、澳洲、英国和韩国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

另外,东南亚期望美国与本区域有更多不同层面的接触,包括提供更大量的市场准入但期望并未实现。他也指出,今年的调查对象中来自商界以及政府领域的受访者比率增加,来自智库和学界的受访者比率减少,不同群体的关注点不同,也可能影响了今年的结果。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强调,中国首次在选边站问题中超越美国,从表面上看是像一个新趋势的开端,但这个数字每年都会出现摇摆。他提醒说,美国去年的获选率较高,但此前也大多维持在50多%,如果只专注于谁跨过50%的分界线,就容易忽视这个长期的摇摆趋势。

影响东南亚对中国好感因素

就东南亚与中美关系的展望方面,受访者整体看好与中国关系的前景,1944名受访者当中多达1023名认为未来3年该国与中国关系会“改善”和“显著改善”,但认为一些事态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好感,3个最重要的事态:

(1)中国在该国不断增长的经济主导地位和政治影响(38.5%,去年为44.3%),泰国 (56.3%)、缅甸 (53.2%)、菲律宾 (51.6%) 和柬埔寨 (51.2%)受访者尤其担忧。

(2)中国在南海和湄公河的强硬手段(37.2%,去年为33.3%),越南 (55.4%)、菲律宾 (54.8%) 和大马 (49.0%)等南海利益攸关国家感到担忧。

(3)中国利用经济手段和旅游业惩罚其国家的外交政策(35%),柬埔寨和寮国(均为43.1%)以及新加坡 (41.1%)最为担忧。

而中国该如何令不看好自己国家和中国关系前景的受访者改观?

当中最重要的3个事态是:

(1)中国必须依国际法和平化解主权纠纷(67%,去年59.8%)、

(2)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及不要试图限制他国外交政策(60%,去年54.2%)、

(3)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实现双边贸易真正互利共赢(40%,去年47.4%)。

哪个第三方势力可倚靠?

倘若东盟想寻求“第三方”力量来对抗美中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时,谁会是东盟更信赖和喜爱的战略伙伴?

欧盟和日本依旧是主要选择,印度排第3,其次才是澳洲 (9.5%)、英国 (9.2%) 和韩国 (5.9%)。其中,欧盟、印度的评分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而日本、澳洲、英国和韩国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