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聘用外籍人士的迷思/江振鸿

前阵子槟城威省市政局宣布禁止辖下巴剎及饮食中心的本地小贩业者,聘用外籍劳工及永久居民包括本地人外籍配偶的政策,引起了业者不少反弹后,该局日前终于修正有关政策,即允许业者聘用外籍劳工和永久居民员工,但必须符合一些特定条件,包括必须是持有移民局所发出的合法工作准证及必须遵守卫生条例,包括注射疫苗、上食物管理课程等。

之前直接禁止业者聘用外籍劳工及永久居民的政策固然有矫枉过正之处,然而一些民众和业者对这项政策的反应却也引起了我的一些迷思:



对外籍人士厚此薄彼

第一,说到聘用外籍人士,大家都有负面的第一反应,那就是这些外籍人士都是來自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国家如孟加拉,印尼,緬甸,尼泊尔等的外劳,並对这些外籍人士聚落的地方如小孟加拉或小緬甸感到反感。但如果一些來自日本及韩国的外籍人士(或永久居民)在一些公共巴刹或饮食中心营业售卖日本及韩国小食摊,或在一个社区经营餐馆和售卖日本及韩国货品的商店,並把那些地方形成了日本及韩国外籍人士聚落的小日本小韩国,不知大家是否会对这些小日本小韩国感到反感?

别忘了百年前,世界各地华人聚落的地方即唐人街正是由以上方式成形的。

第二,每当报章公布外劳相关的数据时,很多人士就会站出来发表外劳泛滥成灾问题云云的言论。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士甚至鼓吹这是执政党要巩固政权(给予外劳公民及投票权) 的一个阴谋论。去年当政府宣布要引进一百五十万名孟加拉国外劳时所引起的反弹就是一个例子。

然而在同一时间我们却听常常听到不少业者投诉无法聘用外劳的问题,一些业者甚至质疑政府是否有意为难(不允许聘用外劳)一些华人为主的行业?



当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各行业严重依赖外劳

第三,如今大马各行各业都严重依赖外劳,在一些需劳力密集的行业如制造,种植和建筑业尙情有可原,但一些行业如饮食业和小贩究竟是否真的需要外劳?为何一些发达高收入及劳动力也不足的国家如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地的饮食业和小贩也没到了非外劳不可的地步?

我国的这些饮食业和小贩业者是否轻易地视聘用外劳为解决人手短缺问题的唯一方案,而不去花心思考虑其他的方案或亲力亲为?

我曾经光顾一间华人咖啡店,咖啡店老板本身在柜台观看电视(人手短缺还能在咖啡店最繁忙的午餐时间优闲地看电视?),任由所聘用的外劳担任侍者的工作,结果在点饮料时我和那个外劳侍者鸡同鸭讲了半天,他还是无法明白我要的饮料,最后令我反感的马上离开那间咖啡店。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反应

 

言论

居家工作,谁较得利?/江振鸿

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从12月1日开始,该国员工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雇主提交灵活工作的请求,而雇主也必须于两个月内回复是否批准该申请,若不批准则需给予理由。

我国人力资源部长也表明,在1955年雇佣法令下,我国雇员也可向雇主申请弹性工作安排,雇主也需于60天内回复是否批准该申请,同样的若不批准则需给予理由。

其实,弹性工作包括居家工作这个疫情行动管控令的产物,已成了雇主与员工对立关系的新拉锯战。

首先,先得为雇主说句公道话,并不是所有职务及行业都能弹性工作或居家工作。

一些前线服务工作,包括银行柜台及零售业的服务和销售人员、餐饮业的厨师及招待和送餐员、航空业的空服人员及飞机师等,都无法居家工作。

制造业的工厂生产部员工及一些支援人员例如技术人员,也无法居家工作。

当然,这并不涉及职业歧视,因为所有医疗人员包括医生及护士也是无法居家工作。所以,就连社会地位高的专科医生也得每天经历塞车之苦去医院上班,无法居家工作。

所以,如果您的职务及行业属于以上,就别怪罪雇主小家子气,因为这是工作性质使然。

其实,居家工作,对于劳资双方表面上虽是双赢,然而雇主于无形中却占了较大的便宜。

对于员工而言,最主要是节省了每日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所以拥有较多的私人时间,并可以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于弹性的工作中趁机处理一些私务,不必特地请假。

营运成本减少

对于雇主而言,因为员工不需来公司实体上班,所以公司一些营运成本例如水电费可以省却。

有些公司甚至因为需求减少(员工们都居家工作),而缩小办公室的规模,节省租金。

而居家工作的员工们,在不必起早贪黑赶来公司上班的情况下,以睡饱养足精神之态开始工作,生产效率自然高。

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允许居家办公的企业不多,如果您的员工习惯了居家作业后,恐怕将回不去办公室实体上班的模式,保证了其对公司的忠诚度(因为无处可去)。

有雇主认为居家工作影响工作效率,那是因为其公司组织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及雇主和雇员之间缺乏有效管理。

最后,也有人说居家办公因为缺乏与同事的实体社交及交流,不利于身心健康及团队合作精神。

此事易也,雇主或团队主管定期安排居家工作的团队聚餐或会议餐,或安排一周在公司实体上班若干天,居家工作若干天的模式即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