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独中的过去与现在/利亮时教授

195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在马来亚举行立法议会选举,逐步将政权移交给当地的政党。联盟在这次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同年9月由当时的教育部长阿都拉萨为首组成一个教育委员会,制定一个独立后的教育体系。

由该委员会制定的1956年教育委员会报告书,主旨是规划一套国内各民族皆能接受的全国教育制度,因此该报告书在一定程度上仍兼顾其他种族所办的学校。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教育委员会报告书内声明,其所建议推行的政策是在1957至1960年这段过渡时期采用,往后必须重新检讨。

1956年教育委员会报告书所预留的伏笔,促使1960年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诞生,该报告书强调发展一个以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制度,此举危及华文教育的生存空间。

整合海内外华人资源

自从这个教育报告书公布后,华人民间组织极力向政府争取华文教育在国家中应有的地位和生存空间。

1960年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报告书令华人社会非常不满,华人申办独立大学和要求政府把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也让马来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1970年代的政策产生变化,政府开始关注特定种族利益,在各领域采取扶持政策。政府改弦易辙,对华文教育形成冲击,使1970年代的华文教育每下愈况,虽然独中的复兴运动把独中带离困境,但是当中历经许多艰辛的奋斗。

时至今日,国内外形势有利于独中教育发展,先决条件是华社能否拟定明确方向,还有整合海内外我国华人的资源,把独中提到一个新境界。

独中是华文教育的其中一环,大家努力打造成为私立学校的典范,方能让华文教育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愿大家能共同拼搏之。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反应

 

言论

独中筹款事非得已/罗汉洲

吉隆坡一所独中因为要增建教学楼,于是发动师生向公众筹款,但因为在校內张贴“加油榜”,为筹款成绩不理想的班级打气,鼓励学生加倍努力筹款,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不料“加油榜”却引起部分人士不满,他们谴责董事会不该逼迫学生筹款。

钱不够用出尽法宝

华文中小学筹款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已习以为常,也未曾遭到华社质疑。筹款方式从1950年代初期的师生挨家挨户,或在菜市场售卖纸花,任由买的人随意付钱,两三角钱、四五角钱都欢迎(那时三角钱可吃到一碟不加蛋的炒粿条),而后有义跑、义卖会、千人宴、万人宴。

华文中小学为了筹措办学资金,可谓出尽法宝,各显其能,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呢?都是因为学校“钱不够用”,不得不出此“下策”。

早几年,我不时看到300公里外的独中学生来我们这个小镇劝捐、卖义卖券,所为的也是因为学校“钱不够用”,对这些学生,我由衷地钦佩。

后来有人批评学校让十来岁的学生远赴外地筹款,那是很危险的事(其实都有教师带领),近一两年已不见外地学生来筹款,但不知道其他较大城市有没有这现象。

说回义跑,参加的人须缴报名费,然后在原可休息的假日去参加义跑,跑得满身大汗,出钱换来辛苦,但却人人乐而为之,为什么呢?为了华文教育。

1960年前后兴起的义卖会,先由师生四出兜售义卖券,届时就在校园办义卖会,由师生在校园摆摊子,售卖各种各样由商家报效的食品、用品,也有家长制作了各种糕点、炒面、炒米粉让孩子拿去贩卖,又有猜谜、灯谜、游戏,各出法宝,大家都是为了华文教育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那个时候的人,好像视参加义跑、买义卖券、赞助商品给学生义卖为义不容辞的事,学校筹款也是理所当然的。

冷嘲热讽伤害人心

那个时候,不曾听人责备学校不该“逼学生外出筹款”、“不该叫学生冒险在闹市筹款”,更不曾听过“学校经费应该由董事会负责”这种不明就里且伤害人心的论调,但近日却都听到了。

有句话说:“有头发,谁要做癞痢头”,只因为学校缺钱,董事会难为无米之炊,他们都已尽力而为了,万不得已之下才出动师生筹款。诚如古人所言:余岂好哉,余不得已也。

我希望当今的社会人士能体会华教资金短缺的窘境,如遇到学生筹款,阁下坚决不捐也就是了,但请别冷言冷语,毕竟学生外出筹款是万般无奈的事。

2017年,时任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哈基尔称赞道,华校中小学校友有为母校出钱出力的文化,但国民中小学校友却没有这种文化,因为他们认为教育部应该拨款给学校。

华校校友回馈母校或华校的文化正是在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他们认为,为学校筹款是一种必尽的责任,所以离校后,仍然保有这个责任感。

华人的母语教育也因为华社有这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而得以延续不断。

在此,请那些谴责“不该叫学生筹款”的社会人土先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华校必须自力更生?请你们不要谴责已尽心尽力为华教工作的华小及独中董事会成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