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王旭:“隐忧论”不成立
中资来马是好事

王旭:大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而吸引中资到大马。

(槟城24日讯)尽管有者提出过多的中资入驻我国市场,将对国内政经文教起着负面影响,然而负责两国投资业务的相关人士却认为,有关的“隐忧论”不能成立之外,更可能令国人无法挑战自己,从而失去竞争力。

正当世界都在积极响应由中国政府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可以从中分享这带动国际经济的一杯羹时,有学者就提及我国首相已被劝清谨慎看待中国大举来马投资引起的隐忧,如政治上会被中资牵引,而经济上则可能出现房价及榴梿的价格升涨,牵扯着国家的经济命运。



然而,马来西亚中资企业协会北马分会主席王旭对此予以驳斥,并表示有关的说法显得其想法太过狭隘及片面了。

“中资到大马来投资,不但为大马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也让大马的生产业更具竞争力,她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局面,她应该要从整个经济大局来观察这个局势。”

他指出,每个国家都希望引入更多国外的投资者来发展,因为这会为国家带来更多机会,包括经济及就业方面的机会。

他说,来自国外的投资越多,不代表当地人的机会会被抢走,相反地,这会无形中提升了当地国家的竞争力,而有竞争才会为国家带来进步。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外投资者选择离开,这代表这国家的经济是处于衰退中。”



他说,即使中国,如今也不断在招商引资,希望更多的投资者到中国去发展。

他也表示,在现今优胜劣汰的社会上,如果每个人还是抱着这个想法,就只会面临被淘汰。

随着我国展开“榴梿外交”,王旭认为,未来大马也许会因此而开发更多榴梿园。

榴梿出口为长远利益“人民国家最终受惠”

询及中国人涌入导致本地各方面的消费高涨一事,他表示这样的说法太狭隘了,只看到短期的局面。

王旭以榴梿价格因中国人民的需求而高涨的数据为例,在大马不断出口榴梿到中国,为大马增加了不少收入。

他提及,早前出口到中国的榴梿都是冷冻包装,然而首相纳吉为了把新鲜榴梿打进中国市场,于早前访华时还特别带了43个新鲜榴梿,向中国展开一场“榴梿外交”。

他质问类似的说法是否有想过出口后带给大马的利益,比如在外贸,带给国家多少的收入,而一旦国家的收入增加了,难道人民没有受益?

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如果中国方面对榴梿的需求多了,大马的农民应该会为了这方面的收益而开发更多的榴梿园,从中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可能会打响了大马的榴梿品牌。

“以往,榴梿因为没有出口国外,农民因为利润不多,所以榴梿的产量也不多,而如果中国日后对于榴梿的需求量更多,在国内外的需求量多的情况下,榴梿的种植者就会增加,榴梿的产量也会相对的增长,而这当中还会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局面,要从整个经济大局来观察。”

此外,他也提及,大马政府的第二家园计划是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而出台的一项政策,目的是鼓励外籍人士,包括中国人在大马定居。

郑荣兴:经济和政治是不同的课题。

选票不受中资影响

——马中总商会槟州分会会长郑荣兴

马中总商会槟州分会会长郑荣兴也指出,谁能赢取人民的支持来执政我国,是取决于该领导人的能力和可信度,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或任何人能带来影响。”

郑荣兴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我国大选的选票不会因为中国或任何一个国家来马投资而所受影响,谁能赢取人民的支持来执政我国,是取决于该领导人的能力和可信度,并非其它国家的投资者或任何人能带来影响。

“中国愿意来马投下巨额是看准我国的未来市场,我国人民应是做好准备应对这经济的改变,并非担忧中国对我国政治上的影响,而事实上,经济和政治是不同的课题。”

另一方面,他不否认中国涌进我国营造了各个方面利商的一个情况,但他表示,这一切都是在公正的竞争下进行的。

他指出,物价飙涨也是因现代的竞争非常强烈,况且,这是世界级的公平竞争,若我国人民继续持着保守但又要求廉价的市场,那就很容易被世界的强者淘汰。

他表示,在经济方面,除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外,也可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整体而言,中国来马投资绝对是可为我国带来经济效应。

他也笑言,较前我国或槟城人会认为槟城所达到的成就是非常傲人及了不起的,但当看见中国更迅速及蓬勃的发展时,才发现我国若要达到国际水平与先进国竞争,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加强。

他坦言,每件事都有好坏两面,但同时也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在面对中国来马投资发展的一个情况下,中国的投资必须具备本地元素,且对本地中小企业、承包商等有利,并符合我国的制度及文化;我国人民则必须准备应对中国所带来的新技术,并以天、时、地、利、人、和去强化及配合,那就将呈现一个良好的互助互利的情况。

反应

 

国际财经

中资港股派息 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彭博社专栏

人民币汇率基本面持续承压、未有显著改善,季节性的分红购汇压力又将到来。今年中资港股分红,将于未来四个月逐月递增,这将进一步为监管层稳定汇率带来挑战。

彭博初步统计,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派息计划,截止4月29日,今年共计500家公司的计划派息金额,将达约5731亿元人民币(约3820亿令吉),达到2016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规模。

若企业在自有外汇资金以外,以购汇方式部分满足派息的资金需求,这将会给人民币带来相应的贬值压力。

派息加大外流压力

从时间分布上看,除了约86亿美元(约410亿令吉)的派息计划仍未明确具体时点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派息集中于6至8月,金额分别达到130亿(约620.1亿令吉)、177亿(约844.3亿令吉)和282亿美元(约1345亿令吉),其中8月分红量达到全年最高,金额超过三分之一。

麦格理的亚洲汇率策略师庄水黎(译音)说,企业派息购汇将在夏天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外流压力,从而提高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受美元走强、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的压力已经很大,且中国央行有逐步减少人民币支撑力度的迹象。

彭博以母公司注册地或涉险国家为中国作为标准对港股进行筛选,以年度报告中公布的股利或新公布的特殊现金股利为基础,并以其H股总股本进行统计。由于年度派息多数集中在年中时节,其购汇需求会与夏天出境旅游和留学等服务贸易项下购汇产生共振。

渣打银行中国策略主管刘洁表示,今年分红体量与去年大体一致,整体的购汇压力并没有较去年出现明显的抬升。监管可能会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继续调弱人民币中间价,以释放前期美元走强期间积累的贬值压力,允许汇率提高弹性。

企业通常需要在派息日前确定转换汇率,并购汇以筹备其最终所需派发的港元分红。不过,并没有数据显示其中多少来自于自有外汇资金,多少需要通过购汇满足需求。

在今年初中国股市的巨大波动中,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成为监管层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之一。《上海证券报》周二报道,截至4月29日A股公司现金分红再创新高,突破2.2兆元人民币(约1.47兆令吉),其中大盘蓝筹公司常年保持超百亿级分红。

监管层料暂不干扰

高分红的中资港股,也会吸引内资外流。如果大陆投资者的南向资金继续“抄底”港股,且“中”字头央国企股持续受到偏爱,这将带来额外的贬值压力。由于企业分红已为完全可兑换的经常项目下,监管层难以阻挡这类资金外流。

刘洁说,历史上派息活动一向平稳有序,当前形势还不会带来变化,“现阶段监管层料不会干扰相关购汇的正常经营活动”。

庄水黎认为,中国监管层可能向国有企业进行窗口指导,令其更多使用现有的资金来源,避免在人民币市场中购汇。她预计二、三季度末时,离岸人民币可能分别跌至7.30和7.35元,且存在超预期下跌的可能性。

 

从时间分布上看,除了约86亿美元(约410亿令吉)的派息计划仍未明确具体时点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派息集中于6至8月,金额分别达到130亿(约620.1亿令吉)、177亿(约844.3亿令吉)和282亿美元(约1345亿令吉),其中8月分红量达到全年最高,金额超过三分之一。

麦格理的亚洲汇率策略师庄水黎(译音)说,企业派息购汇将在夏天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外流压力,从而提高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受美元走强、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的压力已经很大,且中国央行有逐步减少人民币支撑力度的迹象。

彭博以母公司注册地或涉险国家为中国作为标准对港股进行筛选,以年度报告中公布的股利或新公布的特殊现金股利为基础,并以其H股总股本进行统计。由于年度派息多数集中在年中时节,其购汇需求会与夏天出境旅游和留学等服务贸易项下购汇产生共振。

渣打银行中国策略主管刘洁表示,今年分红体量与去年大体一致,整体的购汇压力并没有较去年出现明显的抬升。监管可能会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继续调弱人民币中间价,以释放前期美元走强期间积累的贬值压力,允许汇率提高弹性。

企业通常需要在派息日前确定转换汇率,并购汇以筹备其最终所需派发的港元分红。不过,并没有数据显示其中多少来自于自有外汇资金,多少需要通过购汇满足需求。

在今年初中国股市的巨大波动中,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成为监管层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之一。《上海证券报》周二报道,截至4月29日A股公司现金分红再创新高,突破2.2兆元人民币(约1.47兆令吉),其中大盘蓝筹公司常年保持超百亿级分红。

监管层料暂不干扰

高分红的中资港股,也会吸引内资外流。如果大陆投资者的南向资金继续“抄底”港股,且“中”字头央国企股持续受到偏爱,这将带来额外的贬值压力。由于企业分红已为完全可兑换的经常项目下,监管层难以阻挡这类资金外流。

刘洁说,历史上派息活动一向平稳有序,当前形势还不会带来变化,“现阶段监管层料不会干扰相关购汇的正常经营活动”。

庄水黎认为,中国监管层可能向国有企业进行窗口指导,令其更多使用现有的资金来源,避免在人民币市场中购汇。她预计二、三季度末时,离岸人民币可能分别跌至7.30和7.35元,且存在超预期下跌的可能性。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