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股势先机】交易对错不在输赢 而在系统执行/慧眼识股

- 文 +
【股势先机】交易对错不在输赢 而在系统执行/慧眼识股

交易中,大多数人判断一笔交易“对”还是“错”,通常只看一个指标:结果是否赚钱。赚钱就是对的,亏钱就是错的。

这样的判断标准,听起来理所当然,却正是大多数人始终无法在市场中稳定获利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交易者,从来不是靠盈亏结果来定义自己的对错。他们衡量一笔交易的标准是:是否在符合进场规则的条件下入场?是否在触发离场规则时出场?只要严格遵守了事先拟定的规则,即便,也是一次“正确的交易”。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根据交易系统设定,在某个技术指标、趋势条件和资金管理参数都达标的前提下买入了某支股票。随后市场走势不如预期,你止损出场。这种情况下,虽然结果是,但交易本身是完全正确的。

【股势先机】交易对错不在输赢 而在系统执行/慧眼识股

长期稳定产生报酬

相反,如果你临时起意,毫无依据地买入一支股票,结果却误打误撞赚了一笔,这是否代表你的做法值得肯定?在专业交易者眼中,这是一个“错误的成功”,更可能让人产生错误的信念,为未来埋下更大的风险。

市场上绝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交易系统”是什么。他们看图表、追新闻、听群组消息,甚至是转发亲戚的贴文来决策。买对了就大吹特吹;赔钱了,就开始回头找各种“事后解释”,批评自己哪里做错。

问题是:事后找理由,谁都会。

你亏钱了,自然能列出一堆当初不该买的理由。但讽刺的是,就算你赚到了,也同样能列出“其实这笔不该买”的逻辑。这种“用结果倒推原因”的方式,只会让人陷入情绪而不是提升策略。

一套真正可靠的交易系统,必须在大量历史数据、实盘验证和风险控制下建立起来,并能长期稳定产生净正报酬。专业交易者做的事,其实非常简单:在符合系统条件时执行交易,不加判断、不带情绪。

这也是我自己从交易新手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体悟。

60%胜率已非常优秀

很多人误以为交易高手是对市场有“超能力”的人,能预测高低点、洞察一切趋势。事实上,真正稳定赚钱的交易者,不是靠神操作,而是靠严格执行规则、尊重统计概率。

我们都知道,60%的胜率就已经算是一套非常优秀的交易策略。这意味着,在10笔交易中可能有4笔是的。如果你在发生时就开始怀疑策略,甚至试图修改规则,那你根本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依赖的系统。

我见过不少交易者,在一笔后就急着“复盘”,想找出自己哪里做错。但他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提升策略,而是找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让自己相信“下一次不会再错”。

他们潜意识里希望能拥有一个不会的完美系统,这种执念往往会让人越走越偏,最终迷失方向。

曾经我加入过一个交易社群,群主每天发出交易建议。每次出现,他都会写长篇大论解释原因,说是市场不稳定、外围不好、美联储言论、地缘政治等等。表面上是理性分析,实际上是用“解释”来缓解大众的不安。

但我心里非常清楚,一套真正科学的交易系统,不需要为每一笔交易的结果去寻找解释。如果系统本身已经包含了市场变化的弹性,那盈亏就是长期概率分布中的一环,不应过度解读。

有时候,市场是没有理由的,它就是你系统胜率中的“那40%”。如果你不能接受系统中的,你就永远无法建立信心;而如果你每次都怀疑自己,甚至修改规则,那你永远都没有真正的规则。

不能保证没有回撤

更现实的是,当你替他人操作资金时,这样的压力会更大。

许多资金方本身并不懂交易,却希望操盘者每一笔交易都能获利。一旦出现连续几笔,他们就会提出质疑,甚至要求更换交易员。

但事实是,再优秀的策略,也不能保证没有回撤。这种无法被理解的“波动性”,往往让真正的好策略也难以坚持到底。正因如此,我后来选择以自己的资金操作,不再为他人账户负责。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因为信念问题。

如今,若有人希望与我合作,我会提前说清楚:我们是根据系统操作的,盈亏不解释,只看长期净收益。

如果对方不能接受系统可能产生的短期,那合作就无从谈起。但如果他愿意了解系统背后的逻辑,我们也乐意详细说明交易规则如何构建、如何回测、如何管控风险。

交易,不是一场追求“全胜”的比赛,而是一套概率游戏。

一笔的交易,不代表你做错了;偏离交易系统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错误。

如果你能理解并认同这一点,说明你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比大多数人更远。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相关新闻

亏损
慧眼识股
股势先机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