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4日讯)针对教育部长法丽娜日前声称“教育部改革机制奏效,国内师资荒已告一段落”,教总与董总今日发表联合文告,严正反驳其言论,批评这番谈话“不符现实,极具误导性”,更形容其说法“极为不负责任”。
文告指出,法丽娜若要真正了解问题严重性,理应亲自走访全国各地学校,实地考察各校实际的师资配置,而非仅凭内部数据作出乐观判断。
“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困扰华社数十年,中学华文教师亦严重不足。而尽管教育部近年来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师资短缺问题,但整体来说,无论是华小,还是中学华文老师的短缺问题,并未获得彻底解决。”
董教总表示,许多华小目前因为不够老师,而必须通过三机构自行聘请临教来暂时填补空缺,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一些经济能力不足的学校,则由老师、校长和副校长来分担教学任务,并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
由于师资不足,董教总点出一些教育局也通过缩班的方式,来减少学校对老师的需求。
不过因为当局并未拟定缩班的标准,结果往往也因此而导致一些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影响教学成效。
也有一些华小被派来不适合的老师,譬如数学老师不足,但却派来不谙华文的马来老师,导致教师结构失衡。
与此同时,董教总说,基于教师压力和行政工作过多等问题迟迟未获解决,导致教师提早退休或离职的现象,日益普遍,进一步加剧师资短缺问题。
“保守估计,华小每年平均约有近千个教师空缺,而中学方面也有超过百个华文教师职位,有待填补。”
为了协助解决师资问题,董教总及其他华教团体,近年来也积极展开许多工作,包括推动“我要当老师运动”,以鼓励和协助更多华裔子弟加入教师行列。
促教长公布数据
董教总促请教育部长公布具体数据,详细说明各源流小学与中学目前的师资状况,以让社会大众了解现状,并厘清所谓“我国师资荒已告一段落”的说法,是否属实。
除了必须透明化师资数据外,董教总指当局也应尽快召开与民间教育团体的对话会议,以务实解决华小师资与中学华文教师短缺的迫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