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
特朗普攻打伊朗,与美国二战后对外战争一样,都陷进道德暧昧的灰色地带,尤其坐视加沙屠杀,失去了道德制高点,缺乏长远战略目标、缺乏持久性,难获民意长期支持,内部撕裂加剧。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动手了,内部却是更加撕裂,要预测未来的局势,还需要看看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对外战争带来什么重大的历史教训。
从大历史来看,美国在二战后的对外战争都充满了道德的暧昧,没有斩钉截铁的黑白二分,而是牵涉到很多的灰色地带,失去了二战时期对战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道德制高点。过去一两年,美国坐视持续不断的加沙大屠杀,逾5万名巴勒斯坦人遇害,包括约1万5000名儿童,让世人侧目,掀起内外争议。

缺乏长远战略目标
美国对外往往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没有持久性,在选举政治的框架下,容易被民粹和舆情绑架而不能看到长远的国家利益,陷入战争泥潭中。
1950到1953年的韩战,美国卷进了南北韩之争,与国共内战连接,是冷战的开始,天下二分,美国等于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对抗,并冠上联合国部队的名义与刚成立的新中国的“援朝志愿军”大战,但缠斗3年,死伤惨重,估计至少3万多人阵亡,最后还是打回原点,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迄今还在南韩驻军5万,但国内也越来越多的争议,特朗普就认为美军在韩的费用应该由韩国人自己承担。
越战是美国道德暧昧的典型例子,美国卷入越南内战,背后就是冷战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所谓的“骨牌理论”,认为一旦南越被越共统一了,整个中南半岛就会被全面“赤化”,如骨牌般倒下,因此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要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就要全力介入,在60年代后期的高峰时期,美军驻越兵力一度高达50万人,却面对师疲兵老,内部人心厌战的困境,全国反越战运动如火如荼,牵动年轻一代集体心灵,他们公开焚烧征兵卡,很多人逃到加拿大和瑞典,要逃避被送去远方战场送死的命运。
1975年,美军兵败西贡,仓皇撤退,成为美国历史上首次惨败的对外战争。
美军的阵亡人数也高达5万8000人,损害了美国社会的元气,事后的检讨就是没有确定的战争目标,阵地战不敌越共的游击战,也输了内部的民意,美国人民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弟兵大量死亡,反战声音最后成为主流。
美国后来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就重视韩战和越战的教训,不依靠地面部队,改用大量的导弹和空战力量,却也是旷日持久,即使对手实力差了一大截,也使美军头痛不已。
伊拉克地形比较平坦,有利于空军发挥力量,阿富汗山多,地形严峻,让美军吃尽苦头,最后好几千人阵亡,终于在2021年匆匆撤退,一片狼藉,成为美军丑闻,应验了阿富汗是帝国坟场的说法。
特朗普被以总理忽悠?
美国内部很多声音认为特朗普被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忽悠,卷入中东战场的无底洞。
民主党前总统克林顿都公开反对,指出内坦亚胡20年前就要攻打伊朗,以保住权位,因为他的贪污罪名被起诉,只有不断打仗,长期维持国家的紧急状态,才是他自己的最佳利益。
如今特朗普一时冲动,结果美国在中东处处树敌,也自我摧毁了特朗普月前访问沙地和阿联酋的和平之旅所积累的善意,使得整个回教徒世界都掀起反美浪潮,甚至触发更多极端回教组织的兴起,最后还是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以绝对优势武力碾压对手,但赢得了有形的战场,却失去了无形的人心战场。兵败溃散的部队反而是极端回教组织的温床,从“基地”组织到“回教国”等,曾是美国资助的力量以推翻原有政权,但最后却掉转枪头,以极端手段对付美国,导致911等恐怖袭击,成为美国人的至痛。
支持特朗普攻打伊朗的一些论据认为,伊朗本来内部就有很多反对势力不满神权政治,要内应外合来推翻教士政权。但问题是伊朗无论是支持神权还是反对神权,都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对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波斯文明都有自豪感,美国和以色列的高压反而激发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就好像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例子,对统治政权很厌恶,会借美国入侵推翻,可一旦打倒现政权,又会对美军反戈一击。
这都是美国屡次犯下的历史错误:创造自己的敌人,培养瞄准自己心脏的杀手。
长期支持独裁政府
美国一些支持出兵的言论强调是要打倒独裁政府,是美国民主国家的使命,义不容辞。但残酷的现实是,美国外交的敌友关系从来都和民主与否没有关系。
美国长期支持独裁政府,从沙地阿拉伯、阿联酋到智利、阿根廷 ,特朗普月前还和杀害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卡舒吉的沙地王储握手言欢,只因为他答应巨金投资美国。
美国曾在1973年于智利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都是史迹斑斑。特朗普进入了中东的权力黑洞,成为美国外交的一场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