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林子强
(甲洞2日讯)买拍卖屋向来形同开“盲盒”,因无法事先了解屋内状况,常让很多新手却步、屋主无奈接受低价成交。
但近日甲洞一宗法拍案中,屋主主动公开单位内部情况,让各路房仲前来带货,积极配合拍卖流程,结果吸引20名买家争相竞标,底价36万最终以49万4000令吉成交,成为市场少见的高价拍卖案例。

据了解,该单位女屋主因经济拮据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在房产进入法拍程序前即主动放弃产权,并联系多名拍卖中介协助宣传。
她不仅允许买家入屋参观,还提供屋内精美装修画面,更表明若拍卖成交,将配合顺利交屋。
尽管屋主仍须承担部分尚未偿还的贷款差额,但由于成交价大幅接近市值,她成功避免被列为破产,同时也获得网民广泛关注与正面评价。

社媒留言区中,有者称赞屋主聪明,也有人调侃说“肯定是屋主自己来竞标”,但拍卖中介回应称,屋主若中标将令程序重新启动,因此此可能性不大。也有评论指出:“就算是朋友出手拉抬价格,只要买家愿意,卖家满意,那就是双赢。”
不过也有网民表示现实无奈:“如果屋主有能力配合,也不会走到拍卖这一步。”
另有留言提及:“该单位靠近坟场,我实在接受不了。”
但多数留言仍对屋主的做法持肯定态度,认为“既减少亏损,也避免长期财务流血。”

资深房仲Nick指出,该案虽属个别情况,但显示只要屋主积极配合、提升透明度,确实有助提高竞标信心,有望改变目前法拍市场“价低难卖”的困局。
拍卖代理也鼓励面对同样困境的屋主,可考虑仿效类似做法,包括联系代理、开放参观、甚至举办“开放日”等,为自身争取更佳处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