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认知破局:当稳定正在无声塌陷/林卓锋

- 文 +

作者:(跨国投资平台董事)

你是否感觉到,一场无声的地震正在发生?

它不像板块撕裂那样惊天动地,却更像是一场缓慢的土地液化。你脚下那片名为“稳定”的坚实大地——你的学历、你的头衔、你引以为傲的多年行业经验——正在悄无声息地失去支撑力。

认知破局:当稳定正在无声塌陷/林卓锋
林卓锋

我们都身处其中,却鲜有人敢直视这场正在发生的塌陷。

我们父辈所信奉的那个神圣契约——“考上好大学,进入大公司,一步步晋升,安稳退休”——正在被单方面撕毁。撕毁它的,不是某个无情的资本家,而是这个时代本身。

那个曾经被我们视为工具的,如今正成为我们最安静、最勤奋的“影子同事”。

正在以我们无法追赶的速度,学习我们赖以生存的。律师助理的工作,它几秒钟就能完成;金融分析师的模型,它能演算出千百种可能;甚至创意领域的作图和文案,它也已登堂入室。

我们紧抓不放的,是基于过去经验的存量知识;而它拥有的,是基于全球数据的实时增量学习。在这场不对称的竞争中,任何一个“可被定义、可被量化”的岗位,都只是它“待办清单”上的一行字而已。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你的“稳定”,不过是暂时的、有有效期的幻觉。

当旧世界的规则土崩瓦解,新世界的硬通货又是什么?当一份工作不再能定义我们,什么才能定义我们的价值?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脑里那个无法被轻易复制的操作系统——我称之为“创业脑” (The Entrepreneurial Brain)。

螺丝钉还是发动机

这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去注册公司,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像创始人一样思考。这是未来世界筛选人才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刚需”。

为什么?因为世界不再需要更多的“螺丝钉”,它需要的是“发动机”。

“螺丝钉”的价值,由它所在的机器决定,它的任务是被动接受指令并精准执行。一旦机器升级换代,它就一文不值。而“发动机”的价值在于自身,它能主动创造动力,定义方向,甚至驱动一台全新的机器。

“创业脑”,就是你内置的个人发动机。它驱动着几种无法模拟的核心能力:

·在抱怨中嗅出商机的“猎犬嗅觉”: 人人都在吐槽打车难,有人却看到了共享出行的万亿市场。在噪音中发现信号,是创造的起点。

·在混沌中建立秩序的“架构能力”: 将一个模糊的“痛点”,清晰地定义为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并为它设计出第一套解决方案的草图。

·凭空吸引资源的“引力场”: 用一个足够动人的愿景,让素不相识的人才、资本、技术为你所用。这不是管理,这是感召。

·在炮火中修复飞机的“反脆弱心力”: 在99%的失败概率面前,将每一次坠落都视为一次数据采集,拍拍灰尘,笑着调整方向,然后再次起飞。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在以我们无法追赶的速度,学习我们赖以生存的技能。(取自Freepik)

解决世界的问题

拥有“创业脑”的人,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份份“工作岗位”,而是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安全感,不来自于任何组织的庇护,而来自于自己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的能力本身。这才是未来世界里唯一可靠的通行证。

所以,请你扪心自问:你是“螺丝钉”,还是“发动机”?你的价值,是依赖于你所在的平台,还是来自于你自身?

这已不再是一个关乎职业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时代生存的灵魂拷问。

那么,既然这个“创业脑”如此重要,而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和职业训练,都在致力于把我们打磨成一颗完美的“螺丝钉”,我们又该如何逆向而行,在自己的大脑里,亲手锻造出这台强大的“发动机”?这条自我进化的蓝图,我们下期展开。

相关新闻

AI
人工智能
技能
林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