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股势先机】比特币独舞 散户却不再跳舞!/吴承珅

- 文 +

【股势先机】比特币独舞 散户却不再跳舞!/吴承珅

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延续着一种诡异的“静态繁荣”——持续在10万至11万美元高位震荡,看似强势,却让不少老玩家感到陌生:这次牛市,为什么感觉不太一样?

热度不再:散户离场还是结构更替?

在过去的周期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套“牛市公式”:价格飙升 → 散户疯狂进场 → 网络活跃度暴涨 → 谷歌搜索热度飙升 → 社交媒体沸腾。但这一次,这套逻辑似乎失灵了。

数据显示,在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链上活跃地址数量却在持续下滑。Google Trends 对“”的搜索热度仍维持在熊市水平,而在 X 和 Threads 上,关于的讨论像是在回音室里回荡,声音大但缺乏回应。

比特币 bitcoin
(彭博社)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低迷”信号,而是结构性转变的反映。散户的参与度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机构资金的主导地位。

相比散户的高频交易与社群喧嚣,机构的进场更为安静。他们手握大量资本,集中持仓,行动低调,却能显著影响市场走势和情绪。

这意味着,今天的市场需要新的解读方式与更细腻的观察。

再来看市场结构的另一面:之外的“配角”正在退场。

山寨币静悄悄

本轮的强势上涨,并没有带动山寨币的集体繁荣。从今年1月到现在,除了极少数市值靠前的代币之外,多数山寨币仍处于震荡下行的趋势中。那些在牛市初期被寄予厚望的“明星币种”,如今价格甚至不如2023年年末。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市场正在进行的价值重估。过去的周期里,大量山寨项目靠“故事”、“叙事”博取关注,一轮牛市中涨幅惊人,但缺乏实际应用与盈利能力。一旦投资热情退去,价格便一落千丈。

如今,投资者对于“讲故事”的耐心正在消失,而真正拥有应用场景、流动性与造血能力的项目,才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整体市场看似热闹,实则只剩下“一个人在跳舞”。前20大加密货币成了被动应和的舞伴,而大多数山寨项目早已回到幕后歇息。

真正价值落地:稳定币与交易所

不过,在这场泡沫与沉寂交织的周期里,仍有清晰的价值方向。

稳定币赛道与加密交易所,是目前为数不多展现出强劲生命力的领域。无论市场涨跌,稳定币始终作为加密交易的中枢角色,扮演着“美元数字化”的金融桥梁。

而加密交易所,特别是那些有合规基础、清晰业务模式的平台,依旧在稳步扩张用户与营收。

Web3 也正在从早期的“meme文化”与NFT炒作,逐渐转向“实用主义”时代。

更多的开发者开始关注链上实际需求与用户增长,而不是只是堆叠叙事、制造泡沫。这种从炒作到落地的过渡期,虽然不再那么热闹,却为行业带来更坚实的根基。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未来能否突破11万美元并打开新一轮上涨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

宏观变量:美联储、利率与特朗普

尽管前总统特朗普屡次公开喊话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尽快降息,声称此举可为美国节省高达8000亿美元(约3.36兆令吉)的利息开销,但鲍威尔始终态度谨慎。

他指出,当前通胀虽有所缓解,但仍不能排除复燃风险,贸然降息恐将损害经济长期稳定。

已不是熟悉的牛市

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或将继续处于高位震荡区间,等待明确的宏观触发点。

许多人说:“这次加密牛市,感觉很奇怪。”确实,这不只是感觉而已,而是结构性、深层次的变化。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散户声音减弱、机构掌舵的时代;一个炒作降温、应用落地为王的阶段;一个独舞、山寨币隐退的新周期。

这不是你熟悉的牛市,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市场的成熟,往往就是从泡沫的退潮开始的。越是安静的时刻,往往越值得我们警惕与思考。

依旧在跳舞,只是观众和舞伴,已经换了一批人。

相关新闻

Bitcoin
吴承珅
比特币
股势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