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日本神山町 在最偏僻的地方做最前沿的工作

- 文 +
捕风捉景 何凯晶

)位于德岛县(Tokushima Prefecture)的西部,坐落于四国 (Shikoku Island)山地的丘岭之间,却被一条山区公路沿线连接在外,成了四国周游之后前往淡路岛(Awaji Island)或者大阪(Osaka)的必经之路,甚至是会不小心路过并驻留一晚的中停站。从地图上看,它确实只是一个隐在山中的小点,随着导航上的小点逼近,车子驶入起伏的群山、稀疏的农田间、远方的流水瀑布声,空气里也漂浮着湿润的青草味。

这里是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山乡镇。正当你这么想,就被两座木造建筑打开好奇心,“这应该不是单纯的一般旅宿或度假屋吧?”从自家种植的菜圃走进屋内,一排书架上陈列着食材记录、土地研究报告、社区地图、地方创生相关书籍。另一边则是厨房,正在为晚餐预备食材。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 kamiyama依山而建,被大自然包围。

管理者告诉我们,为了确保食材新鲜且不浪费食物,只接受提前预约,不管我们露出多么饥渴的目光……。所幸住宿包含隔天早餐,管理者像换了张脸,亲切地跟你介绍食材的来历和料理方式,而这才让你把昨天走过、目睹和感受的一切,最终都连接到了味蕾上。

尔后顺道参访的酿酒厂、陶瓷艺术商铺、面包店等,无不一让你好奇:为什么在深山之中,会聚集起那么多年轻创意的产业?尽管逗留的一夜很短暂,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心持续发酵,随之回应了初来乍到的疑惑。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KAMIYAMA BEER海外移民艺术家Manus Sweeney和Sayaka经营的酿酒厂,主打在地神山风味。

新移民推动地域再生

我们入住的木构聚落叫 ,在它作为一个混合型住宿和联合办公之上,是“地方创生”(Placemaking)政策下为了吸引新移民、推动地域再生的策略之一,讲求的不是鼓励“青年返乡”,而是吸引“愿意留在这里生活的人”。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联合办公场所。

从1997年开始,早在地方创生活络讨论之前就做了很多事:如艺术村驻村( Artist in Residence,KAIR)、食物枢纽计划(Food Hub Project)、高速网络、工作场地、和共享社区等,形成完整的在地支持网络。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以不加工的原木为主材料,与周遭自然融为一体。

改成联合办公空间

只是其中一个实验场,像神山lab、电子商务公司San San等科技创新公司或企业的卫星据点,都错落于中,在最偏僻的地方做最前沿的工作。而打造这些空间的背后,是建筑团队BUS——由坂东幸辅(Bando)、须磨一清(Suma)、伊藤悟(Ito)三人组成,他们与当地非营利组织 Green Valley 合作,整修聚落老房子、将闲置的空间改造成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把旧工厂改造成办公场所,在不破坏原本建筑结构或改变地理面貌的情况下进行改造施工。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的厨房只接受提前预约,为了确保客人可以吃到最新鲜的食材。

为例,利用仿树木尺寸的圆木柱为主结构,墙面和地板均为未经加工的原木,让建筑是山林的一部分。而每间客房里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早晨睡醒望出去,眼前便是河川与山影,宛如置身此山中。

BUS的神山改造项目还曾被选为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馆的代表作品,可见向外展示的地方创生成功案例。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 kamiyama的社区中心。

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

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人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更是一种结构上自然与社群共生共存的机制。

早期也和所有山间城镇一样,面临少子高龄化和人口外流的问题,然而它没有经历土地开发、盖高楼大厦等城市化作业来破坏大自然的肌理,而是选择完善基础设施,以远距工作(Remote Working)为支点,吸引“高价值的工作”入驻,依靠创新经济发展,从内部活化这个地方。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WEEK的每间客房里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早晨睡醒望出去,眼前便是河川与山影。

被创造的脉络

地方,不是一个既定的地理背景,而是被创造出来的脉络,而人不是为“地方”移民而来的,而是“生活愿景”。

我是后来才知道被视为学习典范,而我就在一次偶然驻足中,如此困惑又好奇地以旅人身分,收获满满地计划下次再深度造访。

WEEK kamiyama日本神山町
KAMIYAMA BEER采用本地种植的生小麦和麦芽酿制而成。

相关新闻

Kamiyama
WEEK
何凯晶
日本
神山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