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推动5战略 亚太CFO着重营收增长

- 文 +

报道:李玟江

尽管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但德勤(Deloitte)最新发布的《2025年财务总监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受访的财务总监,有高达83%的受访者仍将“营收增长”列为今年首要任务。

这份调研涵盖各行各业、共计469位受访者,揭示他们在面对复杂经济局势时,更向往推动三大战略重点:推动增长、优化营运与人才,以及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日本经济
日本企业对并购最活跃。(彭博社)
  1. 增长导向:并购交易重拾热度

据了解,亚太地区财务总监普遍对营收增长展现出强烈的追求意愿。

当中有“营收增长”(83%)列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其次为成本控制(72%)、提升财务绩效(67%)、提高生产力(59%)以及加强战略制定与执行(58%)。

值得注意的是,并购活动也开始回温。报告指出,过去三年内,有41%的企业至少完成过一项交易,而有47%预计在未来三年将增加并购动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并购的热情存在显著差异,好比说日本企业最为活跃,76%的受访者将并购列为优先事项,48%预计并购活动将进一步增长。

中国也不遑多让,54%表示将扩大交易,其中28%预计交易数量将“显著增加”。

东盟并购风未起

相较之下,东南亚市场则处于追赶阶段,尽管过去三年仅有27%的企业完成交易,但43%已计划在未来加码。

从并购目的来看,有69%表示意在提升市场领导地位,而52%希望借此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另有45%希望通过资产剥离专注核心业务或筹资。

日本和中国的受访者尤其看重并购能在市场定位与组织转型上发挥关键作用,而日本企业也更倾向于通过并购,完成人才和技术获取。

在融资策略方面,有41%偏好以全现金交易完成并购,其中尤以中国(52%)与东南亚(49%)为甚。绿色融资在中国(83%)和日本(52%)也受到欢迎,而东南亚(10%)则相对保守。

为了降低交易风险,越来越多受访企业正提升投资组合评估频率,目前已有62%的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审查,高于2022年的46%。

财务总监

2. 运营优化:数码转型与人才战略并行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运营架构,好支撑整体营收增长策略。

根据报告,许多企业已着手整合自动化与数字技术,以提升营运效率,尤其是日本、当中的消费及公共领域对这一趋势尤为积极。

加强自动化部署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重组资源配置,以实现规模效益与弹性响应,而一些企业更是扩大共享服务中心与卓越中心之间的运用,尤其在中国,更多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共享资源,提升整体协同效率。

此外,不少企业计划借助外部资源,弥补内部技能缺口,借此填补技术人才方面的短板。

在人力资源策略方面,财务总监们普遍倾向以数码技能提升与自动化部署,来增强人力韧性。

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推动数字化投资,变得重中之重,部分企业也正通过自动化释放劳动力,以实现资源再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企业并未因此大幅缩减人手,相反,仍有增聘人力等规划,显示出对人才战略拥有更为前瞻的布局。

另外,大型企业尤为重视数字转型下的人才能大幅提升产能,当中日本与中国在这一方面表现相较突出。而在东南亚,尽管对自动化持积极态度,但整体节奏略显保守。

3. 增强韧性以更好管理风险

尽管不少财务总监对企业今年营运前景表示乐观,但对潜在风险的高度警觉未曾松懈。

经济面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包括通货膨胀压力、利率走向不明,以及融资与流动性问题,这些种种因素,都可能动摇组织的稳健性。

此外,全球与区域性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也同样不容忽视,叠加市场需求不振、竞争加剧与成本波动,使得企业在制订增长战略时,必须保持高度灵活性。

滞胀风险上升

虽然地缘政治紧张等关注度略有下降,但在多数企业眼中,仍视为不可忽视的潜在干扰因素。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的宏观环境中,滞胀的风险正逐渐上升,这将对各国的政策应对和营运信心,构成多重挑战。

4. 不能忽视生成式

生成式的应用,正逐渐从探索阶段,加速迈入到全面部署阶段,而这也成为企业推动内部改革与营运效率提升的关键工具之一。

多数企业表示,这项技术将在短时间内深刻影响组织运作与产业结构,即便目前尚未全面铺开。

的主要价值,仍集中在提升生产力与节约成本等两大主轴向上,而企业希望通过自动化流程与智能分析,提升营运效率与人力效能。

仍处探索期

相较之下,以带动营收增长或深化客户关系,则尚处于探索期。

从区域来看,日本、中国和澳洲的企业,对于人工智拥有无限潜力,帮助提升效率方面最为积极,而澳洲企业更强调在成本控制方面将发挥功效。然而,现实中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人才缺乏、数据与技术基础设施不足,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东南亚的最大瓶颈,无疑就是数据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国与澳洲则以平衡方式应对,同时聚焦于落地与能力培养。

除了技术层面,企业在推动部署时,也逐渐意识到治理、法规与隐私风险将带来潜在影响。随着从内部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化应用,相关合规框架的建立,也将成为企业数字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 永续发展议程大不相同

在永续发展方面,亚太各国企业的发展进度称差不齐。整体而言,部分市场与领域已显著重视在环境、社会和监管()的投资,尤其是日本与澳洲的企业表现更是遥遥领先,政府相关机构及大型企业也更愿意主动推动绿色转型。

不过,绝大多数企业仍处在导入或规划阶段,仅少数完成了全面流程整合。部分组织尚未形成具体行动,现如今仍在观望市场趋势或评估同业经验。

在实践层面,许多企业已采取一系列推进措施,包括公开表态支持永续政策、推动供应链环保达标,及采用绿色材料等。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将目标纳入对外披露与绩效指标体系中,并启动相关风险评估。

尽管如此,落地过程中的阻力依然显著,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量化永续发展的成效。

与此同时,企业也常因预算有限、任务优先级冲突而延迟行动,这也点出,永续发展不仅是理念的推动,更需制度支持、技术能力与资金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企业转型。

总结:德勤的研究揭示,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的财务总监正迅速转型为企业的“价值策划师”。

他们不再只是预算与审计的守门人,而是承担起增长、风险、技术与永续发展等全面领导责任。

随着企业持续寻找短期压力与长期战略的平衡路径,财务总监的角色,无疑将愈加关键。

2025年,将是企业转型、衡量韧性与实现多维价值的关键之年。

相关新闻

AI
CFO
ESG
亚太区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