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比特币不仅是投资标的,更逐渐成为公众公司财务策略的新组成。
继MicroStrategy、特斯拉之后,越来越多的非加密货币公司正将比特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战略性储备资产”使用。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资产配置方式,也对金融市场和监管政策提出全新挑战。

趋势概述:谁在买比特币?
据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已有61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持有比特币作为财库资产,总持仓超过36万枚BTC。
其中包括科技公司、媒体公司、支付企业,甚至传统工业制造商。

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包括:
●MicroStrategy:以总执行长迈克·塞勒为代表的公司已累计购入超过19万0000枚比特币,是持仓最多的公众公司。
●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通过加密货币投资扩大其政治影响力,并公开表示持有比特币作为其财务战略一部分。
●Square(现Block)、特斯拉等亦在过去两年内多次调整比特币持仓策略。
这一趋势近年来加速,其背后既有资产对冲的考量,也受到宏观环境与市场情绪推动。
为何公众公司选择比特币?
1. 通胀对冲工具
在全球利率周期反复、货币宽松政策持续的背景下,企业面临资产贬值压力。比特币作为一种稀缺性资产,被许多高管视为数字黄金,用以抵御法币购买力下滑的风险。
2. 财务结构多样化
比特币的引入,有助于企业提升资产多元化比例,并通过资本市场“比特币溢价”获得更高估值。例如,MicroStrategy 的股价长期与比特币价格呈正相关。
3. 营销与品牌策略
对于某些科技或媒体公司,宣布持有比特币可显著吸引年轻用户和加密友好群体,提升品牌曝光度。
4. 可转换债务套利机制
如MicroStrategy所采用模式,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再用于购入比特币,若币价上涨,实质上达成了低成本杠杆收益。
面临的主要风险
1. 价格波动剧烈
比特币价格高波动性会显著影响公司季度财报表现,甚至触发会计减值规则,对利润表造成冲击。
2. 法规与监管不确定
不同国家对加密资产定义尚不统一,美国虽有ETF上市,但SEC对企业持仓仍持审慎态度。此外,IFRS与US GAAP尚未明确定义比特币为“现金等价物”或“无形资产”,处理方式不一。
3. 投资者关系挑战
部分传统投资者可能对企业持有比特币持保守态度,认为其风险过高,不利于长期股东回报。
4. 市场过度依赖币价走势
当一家公司因持有比特币而获得较高市值,亦意味着其股价容易随比特币同步波动,增加不确定性。
区域与政策视角:亚洲公司尚处观望阶段
相比于美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亚洲市场对比特币作为财库资产仍处于谨慎态度。一方面是监管框架尚不清晰,另一方面则是文化与公司治理结构对风险偏好更为保守。
不过,包括韩国、日本、香港与新加坡在内的部分地区正在逐步探索数字资产与财务融合的路径。若未来政策明朗化,亚洲大型科技企业也可能成为这一趋势的后续推动者。

结语:比特币的“机构化”进行中
公众公司大举持有比特币的现象,表面上是一种资产配置策略,实质上反映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不信任与对技术资产价值的重估。比特币正从一种边缘投资品,转变为具备战略意义的财务资产。这一趋势是否会持续,还需取决于政策、价格走势与企业治理文化的进一步适配。
未来,如何平衡风险、透明披露与治理机制,将是公众公司在拥抱比特币时,必须面对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