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新产品是活水/郑秉吉

- 文 +
郑秉吉

“新对目前公司销售额的贡献有多少?”这是我最近在公司高层会议中提出的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关键的问题。

4P行销理论
4P行销理论。(取自Elements Envato)

当时,负责工厂营运的同事直言:“去年我们没有推出新。”

相较之下,另一位负责贸易事业的主管则回应:“去年我们推出了6个新。”

听到这里,我继续追问:“这些新的销售额占你们整体营业额多少?”

对方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最后仍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新对公司营收的贡献似乎相当有限。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4P理论

早在1960年代,哈佛大学的学者Jerome McCarthy与Neil Borden就提出了影响深远的4P理论:(Product)、价格(Price)、通路(Place)和促销(Promotion)。其中,“”无疑是这个营销组合中最为核心的要素。缺乏具市场吸引力、具备竞争力的,即使企业在其他3个方面再怎么努力,也往往只是事倍功半。

没有好的,企业就只能透过削价竞争、提高折扣、加强促销活动等方式来吸引客户。这些方法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在现代商业理论中,尤其是“第二曲线”与“生命周期”的概念,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任何都有其生命周期,从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这是不可逆转的市场规律。也就是说,再畅销的也无法长盛不衰,总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原因可能是消费者审美疲劳,也可能是竞争者推出更具吸引力或更具性价比的替代品。若企业不能持续开发并推出新,市场份额与营业额将不可避免地逐渐萎缩。

因此,为了维持企业的持续成长与获利能力,推出新不仅是策略选择,更是生存的必需。尤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口味与需求不断演变,企业若无法提供新鲜感与价值感,就很容易被边缘化。

需推多少新

当然,问题来了——每年到底需要推出多少新才算“足够”?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必须根据行业特性、市场变化、企业规模、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动态等多种因素来判断。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新是否精准满足市场需求,是否真正解决了客户的痛点,并在现有组合中带来实质的增值。

然而,新的开发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创意,更需要严谨的市场调查、技术能力、资源投入与跨部门协作。最重要的是,新必须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否则,只是“为了新而新”,最后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回报少,甚至全军覆没。

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现实:新开发本身就伴随着高风险。据研究,全球平均的新失败率高达70%至90%。这意味着10个新中,可能只有1到3个真正能在市场上立足,甚至创造利润。因此,每一次新的推出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经过多重评估与测试之后的决策,而非冲动之举。

不过,回避风险并不能让企业变得更安全。持续卖旧,看似稳定,其实是慢性衰退。市场在变,客户在变,竞争者也在不断进步。如果企业停滞不前,迟早会被淘汰。

贡献多少?

正因为如此,企业领导人必须理解“新是企业的活水”这一理念。就如同河流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注入,最终只会变成一潭死水。新带来的不仅是新营收,更是新希望、新机会与新动能。

回到最初的问题——“新对目前公司销售额的贡献有多少?”这不该只是会议中的一个管理提问,而应成为每一位主管、每一个部门都要持续追踪与优化的KPI。线的更新率、新的成功率、上市周期的缩短、客户对新品的接受度……这些才是衡量企业活力的重要指标。

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企业应建立系统性的开发流程、强化市场洞察力、鼓励内部创新文化,并愿意为未来承担必要的试错与学习。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快速变迁的商业环境中,真正做到不被淘汰、持续成长。

是活水,是希望,是企业的明天。

相关新闻

产品
行销
郑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