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宣布,7月1日起将销售及服务税(SST)征税范围扩大至六个领域,即租赁、建筑、金融、私人医疗保健、教育及美容业,各自将面对6%至8%不等的服务税,并声称大部分必要消费品将不受影响。
这项宣布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美容业及进口水果的征税。
因为美容业对男士而言虽然不是必要消费品,但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却可能是一项生活必需品。
而一些价格不菲的高档进口水果,例如来自日本或韩国的草莓,固然是富人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被征税无可厚非。
然而,一些已是国人日常必要消费的水果,如苹果与橙,也属于会被征税的进口水果。

年柑也将被征税
更别忘了,农历新年主要的应节水果之一——年柑,也属于进口水果,因此将被征税。
当然,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都不可能受到人民欢迎。
我们也理解政府财政紧张,因此不得不出此下策。
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冲击减到最低,也就是把受影响的范围压缩至最小,至关重要。
尽管大部分必需品获得豁免,不征收销售及服务税,但终究仍会对一般民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已宣布两年却仍“只闻楼梯响”的奢侈税,其影响面比销售及服务税小得多。
因为奢侈税所针对的是T10收入群体。
T10收入群体,指的是我国最高收入的10%群体,这意味着理论上奢侈税只会影响约10%的民众。
更何况,能买得起奢侈品的富人,也不会在乎那区区几巴仙的税务。
因此,在扩大服务税征税范围前,政府是否应优先落实影响面较小的奢侈税?
此外,这届政府的任期已接近一半。
有益国家却不受欢迎
然而,一系列所谓有益国家却不受欢迎的政策,似乎才刚刚开始落实,包括此次扩大服务税征税范围,以及即将来临的汽油补贴合理化等等。
随着大选脚步日益临近,这是否会让人民在尚未有足够时间适应与度过政策“阵痛期”的情况下,在下届大选投下抗议的一票呢?
万一下届政权因此而易手,而新任政府若不搞民粹、有远见地“萧规曹随”,延续这些政策,三五年内坐享政策成果,那今届政府的努力是否将成“为他人作嫁衣裳”?
相反,若新政府大搞民粹,以“拨乱反正”为名将这些不受欢迎的改革措施一一废除,那今届政府所推动的财务改革也将沦为一场徒劳。
就像当年纳吉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推行的消费税制度(GST),最终却被希盟政府在上任后“一夜之间”废除,数年的改革努力化为乌有。
作者:江振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