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大马经济贸易战前已放缓/白文春

- 文 +

白文春(资深经济学者)

今年首季,全球经济持续显示出疲软迹象,这一趋势出现在特朗普于今年1月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以及4月爆发的第二轮战之前。这可以从全球服务业活动的放缓中体现出来,而制造业活动在本季度仍相对稳定。

依我看,服务业的放缓主要是由于美国,中国和欧元区的服务活动减少,因者变得更加谨慎而减少开销。

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在今年首季的坚挺表现,主要受到中国、欧元区及东盟国家制造业活动增强的支撑,而韩国和台湾的制造业也相对保持稳定。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加快了出货量,因此提高了产量,因为他们不确定特朗普在2月份时所提到的、并将于4月实施的“对等进口关税”究竟会是什么样。

但他们心里清楚,自从2018年特朗普发起第一次战以来,这对等进口关税对他们的生意来说,应不会有什么好处。

美国率先放缓

截至目前,美国经济今年首季同比增长放缓至接近2%,低于去年末季的2.5%及去年首季的近3%,显示出美国经济因高利率已放缓。

回顾一下,在2023年7月将基准利率升至5.5%,随后于2024年9月才开始下调至5%。目前利率维持在4.25至4.5%之间,但在这水平美国放缓的经济仍然继续受到高利率的冲击。

从季度角度来看(多数经济学家以此衡量美国经济表现),美国经济在首季按年率计算收缩了0.2%,而上一季度则增长了2.4%。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这一下滑主要受到美国商品进口大幅增加的拖累,而这可能受到即将到来的关税变化的预期影响。依我看,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会面对对等关税实施后的冲击,不容乐观。

中国保住增长

中国方面,其经济今年首季同比增长5.4%,与上季度持平,略高于去年同期的5.3%。

据《中国简报》报道,外贸激增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多数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商为了应对特朗普可能实施的高额对等关税而提前出货。这种“提前效应”也引发了对中国驱动型增长永续性的担忧。

中国简报指出,尽管零售销售有所上升,通缩压力继续压制者物价,整体仍然疲软。

依我看,这应是中国房市大幅度下降后所带来的后遗症。

因此,在我看来,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也乌云密布,因它还需面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后的压力。

欧亚前景皆不乐观

在欧元区,今年首季按年率计算经济增长小幅加快至2%以上,高于上季度的1.2%。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前者同样反映了在美国即将实施对等关税之前的抢先出货效应。

另一方面,者支出在本季度有所放缓,显示欧元区者依旧保持谨慎。整体而言,欧元区经济仍然处于疲软状况,未来几个季度经济表现也不容乐观。

在亚洲,从韩国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大多数经济体,尽管存在提前订单的提振,整体经济活动依然放缓。

特别是大马,今年首季实际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至4.4%,低于上季度的近5%,以及去年第二季近6增长的高点。

尽管有部分提前订单的支持,实际增长在今年首季仍进一步放缓至略高于4%,远低于去年第二季近12%的高点。

大马经济贸易战前已放缓/白文春
(马新社)

大马面对瓶颈

这也说明,全球对大马产品的需求已放缓。这可能抵消了由美国对等关税所引发的提前活动。

无论如何,我认为,的放缓在某一程度上,已对大马这几季度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同样的,私人今年首季持续放缓,此前在去年第三季达到高点。

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将如何影响企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促使企业推迟,等待局势明朗。

此外,与去年末季相比,者在今年首季的有所收紧。

我认为,这可能是经济放缓,因此者对就业是否稳定有所担忧,使者在本季度变得更为谨慎。但私人开支仍是今年首季的主要推动力。

另一方面,公共开销略有上升,显示政府继续保持开销,以支撑国内的经济动力。

除非万不得已,政府一般上不会大幅度修改已预定的今年开销。

危机四伏

整体而言,我认为,特朗普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季度对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大马与美国的对等进口关税谈判尚未最终敲定,马美两国最终将会达成何种关税协议,仍未可知。

这种不确定性将可能导致者和企业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谨慎,并减少支出。

我认为,这很可能在接下来两个季度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新闻

出口
大马经济
投资
消费
美联储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