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指出,马来西亚若要成为长寿经济的积极引领者,就须投资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住宅、金融工具及服务老龄化社会的产业。
他说,根据《全球长寿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到了2030年,全球长寿经济规模将超过65兆美元(约275.9兆令吉)。
“长寿若要被视为是一种福气,就必须充满目标、机遇和尊严。如今,大马人的平均寿命为76岁,但当中只有67年是处于健康状态。”

他指出,这意味着大马人的人生有9年会在身体状况不佳、残疾或生活质量下降下度过,而在过去20年里,这种情况不曾改善,反而从2000年的8.6年进一步扩大。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健康投资,尤其是在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教育和社区支持系统方面,我们必须从治疗疾病的体系转向促进终身健康的体系。”
安华今日为“2025年国际社会福祉大会”主持开幕时指出,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意识到长寿是一种社会转变,而非只是一种趋势。
越来越多百岁人
“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的制度、政策和思维已做好准备迎接转变了吗?”
他说,在以前,活到一百岁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但在今天,有个大家都熟悉的人(暗讽前首相敦马哈迪)已活到了百岁,且还是非常活跃。
安华指出,1970年代,大马百岁老人还不到10人,如今却已有超过1000人,且这个数字还持续增长。
他表示,随着人们的寿命持续延长,大马社会必须重新审视经济规划、健康体系和社会结构,以应对“活到100岁”所带来的深远挑战,“问题不再是我们是否正在老去,而是我们是否做好准备。”
公平分配是关键解方
安华说,必须承认长寿会增加个人、家庭和政府开支的现实,而要应对这个挑战,必须先确保工作的回报是公平,长寿必须匹配体面的薪金、有尊严的工作,以及国家繁荣的公平分配。
“这就是为什么在‘昌明经济’框架下,我们承诺要把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从2023年32%提高至45%。”
他指出,政府通过《卫生白皮书》确立了改革方向,而2025年财政预算案将医疗拨款大幅提高至453亿令吉,比去年增长9.8%,也落实了规定私人医疗机构和药行必须展示药物售价,以减轻人民的医疗开销。
他也赞扬雇员公积金局在强化社会保障方面的努力,包括扩展公积金覆盖至外籍劳工,并逐步从一次性领取退休储蓄的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退休收入制度。
出席者包括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山苏阿兹里、雇员公积金局主席丹斯里莫哈莫祖基、总执行长阿末祖卡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