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17日讯)以色列-伊朗军事冲突持续,迫使中东大多数国家地区关闭空域。
这导致该区数十座机场全面停飞或大幅减班,数万名旅客因而滞留,单是以色列就有5万名旅客滞留海外。专家指出,机场关闭的“骨牌效应”将带来巨大代价。
美联社报道,以色列13日空袭伊朗库姆省的核设施时,来自阿富汗的商人侯赛因想立刻返国却不可得,因为伊朗空域已全部关闭。
到了15日侯赛因前往伊朗德黑兰,但找不到能载他前往边境的德士。他接受电话访问时说:“航班、市场,全都停运了。我现在住在一间小旅馆的地下室。”
侯赛因说,这场冲突唤起了他对家乡20年战争的痛苦回忆,“这是我第二次被困在这样动荡的战争情势中。上一次在(阿富汗)喀布尔,这次是在伊朗”。
以色列、伊朗这两个中东宿敌开打,许多人都忧心冲突扩大。退休机师兼航空安全专家考克斯表示,机场关闭引发庞大的骨牌效应,“成千上万旅客,以及机组员和飞机,都无法抵达预定地点”。

飞以色列航班均转降塞浦路斯
以色列公民伯格搭乘以色列航空(El Al)自美国纽约回国。班机开始下降时,机长突然宣布:“很抱歉,我们被改道至塞浦路斯拉纳卡市降落。”
伯格表示,其他从柏林等地飞往以色列的班机,也转降塞浦路斯拉纳卡国际机场。他被迫下榻当地一家酒店,与身处耶路撒冷的妻子通话联系,“我还在想,现在该如何是好”。
以色列当局已无限期关闭作为主要国际机场的本·古里安机场,造成逾5万名以籍旅客滞留海外。以色列3家航企的班机都已转移至拉纳卡。
加拿大公民芬克尔曼则因航班取消,滞留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一家旅馆。她已好几次进入旅馆的地下避难室,以躲避伊朗夜间的多次空袭,同时也试图安抚远在家乡的亲人。
她说:“我们听得到爆炸声,有时还会震动。老实说,我觉得更可怕的是躲在地下避难室里,从电视上看到发生在我们头顶上的事。”
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办公室已呼吁民众,不要经由与约旦、埃及两国仍开放的边境出入口离境,“这些国家虽与以色列有邦交,但对旅客仍是高风险威胁”。
伊朗13日起已暂停德黑兰郊外科梅尼国际机场的所有航班。以色列14日表示,当天清晨军方已轰炸德黑兰的梅赫拉巴德机场,这座伊朗空军机场也提供国内线民航班机起降。

伊朗伊拉克等地大批留学生受困
艾哈迈德是数千名留学伊朗的印度学生之一。他在德黑兰就读医学院,与同学待在宿舍不敢外出,对于以色列的空袭非常惊恐,完全不知何时才能脱离危险。
艾哈迈德说,“电视上看到的已经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那些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虽然各大学已协助将部分学生迁往较安全的地区,但印度政府尚未公布协助公民撤离的计划。
伊朗邻国伊拉克已全面关闭机场。几天来,以军朝伊朗发射部分导弹飞经伊拉克上空。而伊朗袭向以色列的无人机与导弹,也有部分在伊拉克上空被击落。
伊拉克已与土耳其达成协议,身处海外的伊拉克公民可飞往土耳其,再经陆路返乡,前提是他们负担得起。
至于受困伊朗的伊拉克公民,已有部分选择从陆路离开。伊朗西北部大不里士市的机场与炼油厂遭以军空袭后,在当地念书的伊拉克籍大学生苏拉费与数十名同学凑钱雇车,深夜行驶320公里赶往边境。
当时空中仍有当地与无人机不时出现,苏拉费直言“简直像在夜空里放烟火,真的很害怕”。一行人终于抵达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市,苏拉费其后还得跋涉710公里才能回到老家、南部纳西里耶市。
新闻来源:太报(TaiS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