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FMM)表示,仓储费用虽多年未调,且2015年曾有阶段性调整,但此次涨幅高达197%至243%,缺乏透明成本数据支撑,显得极不合理。
该会指出,即使多年未调整,也不能成为大幅涨价的理由。该会支持提升场地使用效率,但暴涨并非唯一手段。许多清关延误源于当局程序,责任却转嫁货主,属不公平。
“目前亦无公布成本回收模型,令业界质疑收费调整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大马厂商联合会今日发文告回应巴生港务局,如此表示。后者称,新收费将分阶段落实至2027年,届时整体收费仍比其他东盟港口低5%至185%。
该会呼吁政府与港务局应暂缓涨价计划,重新与业界展开深入对话,建立一个更具透明度、永续与公平的港口收费机制,以维护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与吸引力。
应落实“背靠背账单制”
该会指出,虽然理解港口面对设备维护、能源及科技投资等成本压力,并认同提升效率与永续发展的方向,但收费调整应公平、合理与透明。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加上SST扩展、电费上调及全球贸易紧张,贸然涨价将加重营商成本。
该会虽认同仓储费多年未调,但一次性上涨逾200%难以接受,且未提供成本回收模型,恐引发“重复收费”或借机增收的质疑。
该会重申,应落实港口向托运商直接收费的“背靠背账单制度”,减少中间加价,提升透明度。港口营运商5年收入逾324亿令吉,财务健康,特许协议也规定基建应由营运商承担,若再涨费恐属双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