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MSWG)
近期发布的《2025年马来西亚持有执照的金融机构(LFI)董事部文化与领导能力报告》的研究结果,与企业监管的许多典型方面有着直接的相似之处,这表明该研究中提出的建议,也可以让在大马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采纳。
简而言之,这项由金融机构董事教育论坛(FIDE)所进行的研究,考察了透明度、问责制和韧性在预期不断提升的时代,董事部动态、行为、领导风格和外部影响,如何影响战略的监督和决策。
报告假设董事部领导权归董事部主席所有,而董事部则负责行使监管和战略方面的权力,这强调了从高层树立强有力且合乎道德的基调的重要性。
在履行这一职责时,董事部通常负责监督风险偏好和业务计划,评估总执行长以及高级管理层的绩效和薪酬,维护监管框架,并在整个组织内培育道德文化。

监督的角色
董事部应该将环境、社会和监管(ESG)考量纳入其业务战略,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监督恢复和处置计划,以确保与执法机构及时和有效的沟通。
金融机构董事教育论坛的调查结果显示,为了有效履行职责,每位董事部的主席首先必须打造董事部文化,确保每次董事部会议都提供高质量的董事部文件,并按时提交。
其次,主席应营造开放、活跃的讨论氛围,营造董事和管理层积极倾听彼此意见的环境。
在这方面,上市公司主席或许应该效仿通常能够有效地管理董事部议程和会议结构的LFI同行。在152位受访者中,约96%的人肯定了这方面的有效性。
董事们的反馈表明,清晰的沟通、结构化的信息共享、高效应的时间管理、及时分发董事部文件以及关注战略而非营运事项,这些都是高效应会议的标志。
然而,董事们也提醒说,会议时间过长、议程项目过多或董事部文件的收件延迟可能会导致疲劳。
这些情况可能会损害董事们批判性思考、充分参与以及在讨论中发现理论闪失的能力。
主席基本特质
毫无疑问,主席的品格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正直对于赢得董事部和管理层的基本信任和尊重非常重要。
品格至关重要
因此,主席必须时刻牢记这一点,才能发挥有效且可信任的董事部领导作用。
为此,金融机构董事教育论坛报告列出了主席履行受托责任的五个关键特质。
●正直:不利用职位支配他人或自我吹捧。
●包容:不专制,在发表意见前愿意倾听其他董事和管理层的意见。
●奉献:愿意为公司付出时间和精力,并要求董事部其他成员也这样做。
●同理心强且坚定:愿意指导或辅导新任首席执行员或董事,并愿意与表现不佳或难以应对挑战的董事部成员(包括总执行长)就其离开董事部或未能重新受委任一事进行艰难的对话。
主席的专横跋扈性格引发了一个问题:董事部是否会过度依赖他们来管理董事部动态。
这是考虑到,即使董事们认为董事部运作失调,他们也可能不愿承担领导董事部管理的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主席平衡不同观点的角色至关重要,以确保所有董事的意见都能得到重视。
由于马来西亚的文化价值观较为敏感,因此可能会出现摩擦。
在马来西亚,人们并不习惯强势自信;礼貌地服从和尊重上级或主导声音的情况很常见,而内部团体关系则能提供舒适感度和安全感。
因此,金融机构董事教育论坛报告敦促主席积极鼓励新晋或经验不足的董事(包括那些没有金融行业背景的董事)参与,以确保观点的多元化。
最重要的是,主席应对董事部成员之间紧张或冲突的迹象保持时刻警惕,并及时介入,防止此类问题影响决策。
董事部与管理层融洽关系
金融机构董事教育论坛的研究强调,主席对确保董事部的有效性负有最终责任。这一责任的关键部分是建立并向董事和管理层清晰地传达董事部的职责。
董事部通常承担三个关键角色:监督、协作和支持。
在监督角色中,董事部通过监督公司和管理层的绩效来制定战略方向,这要求董事充当“专家”,来提供全面、有数据支撑的提案。
董事部在发挥协作作用时,与管理层共同制定战略规划,并经常在正式会议之外积极参与,以明确实施工作。
同时,董事部在发挥支持作用时,对管理层的提案进行质疑和验证,以确保其稳健且具有风险意识,从而提升领导层的可信度。
重要的是,董事部角色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主席必须明确并传达清晰的管理层与董事部关系框架,以保持一致性,促进相互理解,并推动有目的性的监管。
管理董事部行为
该研究还强调,主席的领导力不仅仅局限于与管理层的沟通,还包括管理难以驾驭的董事部成员,以维护合作和相互尊重的文化。
从设定发言时间要求、建设性地结束重复性讨论,到私下以及必要时在会议期间公开处理扰乱秩序的行为,主席在维持秩序和专注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鼓励性格内向的董事参与,通过非正式的会前讨论引导新成员加入,以及在行为问题持续存在时重新提名做出艰难的决定,这些都是主席维护董事部有效性的必备工具。
归根结底,主持会议不仅仅是遵循议程;它是一门微妙的艺术,需要在规划、引导、积极聆听和及时干预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目标是营造一个心理上安全的环境,让所有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多元化的见解得到重视,并使董事部作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共同追求目标。
MSWG重点观察股东大会
InNature(INNATURE)(股东大会)
提问:集团将在2024年继续优化其零售店网络,门店总数将从121家缩减至105家,主要集中在越南(年报第16页)。
集团零售店网络优化工作的最新进展如何?鉴于2024年越南零售业务的亏损额较高(2024年年报第18页),集团预计2025年在越南的零售店网络将达到何种最佳水平?
发马(PHARMA)(股东大会)
提问:公司获得马来西亚科学、工艺与创新部(MOSTI)下属的马来西亚国家生物技术研究院的资助,用于开发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和六价疫苗,进一步支持了公司向生物制药领域的扩张。(来源:2024 年综合报告 第 22 页)
a)集团能否解释一下MOSTI拨款,如何助力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战略重点,特别是PCV13和六价疫苗的研发?
b)蒲种工厂的PCV13和六价疫苗生产对集团未来五年的整体收入预测有何贡献?
c)鉴于生物制药行业充满挑战,集团在PCV13和六价疫苗的市场定位策略是什么?
WCT控股(WCT)(股东大会)
提问:工程与建筑部门在2024年的营业亏损减少了1.944亿令吉,至2540万令吉,这主要得益于多个项目的完工以及强化的项目监控和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年报第18页)
董事部能否分享对该部门2025年业绩的预期?随着新获得的高速公路扩建和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现有的建筑项目的推进,董事部是否预计该部门将恢复盈利?
柏卡集团(PEKAT)(股东大会)
提问:受电力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太阳能激励计划”(SolaRIS)4000令吉回扣的推动,太阳能部门在2024年强劲增长,营业额增长11.9%至1.747亿令吉,盈利增长61.5%。(来源:2024年年报第13页)
a)随着4,000令吉SolaRIS回扣于2025年4月到期,集团是否预计住宅太阳能需求会放缓?正在实施哪些策略来维持销售势头?
b)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超过3000户业主安装了Solaroo太阳能光伏系统。集团2025年的安装目标是多少?
c)在2024年签订的价值2亿令吉的工程、采购、施工和调试(EPCC)合同中,迄今为止有多少比例已开票并确认为营业额?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延误、赚幅压缩或成本超支的情况?
帕伍控股(PARKWD)(股东大会)
提问:1.客户1号在2024年(2,458,524令吉)和2023年(2,202,515 令吉)均占集团总营业额的10%或以上。(年报第95页)
a)请披露客户#1的名字。
b)集团是否曾对客户1号的任何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或冲销?如有,金额是多少?集团为何继续与该客户进行交易?
2.该集团报告称,2024年的“其他费用”为1,621,566 令吉,而2023年则为零。(年报第 64 页)
a)2024年“其他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b)请提供2024年“其他费用”的明细。
c)集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一增长?
客凯易(CUSCAPI)(股东大会)
提问:集团称其于2024年4月对MX环球有限公司的投资,是进军快速增长的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领域的战略举措。(来源:2024年年报第12页)
然而,MX环球在2024年仅录得112万令吉的收入,净亏损354万令吉,其中集团亏损106万令吉。(来源:2024年年报第135页)
鉴于早期的亏损,这项投资如何与集团的价值创造目标保持一致?集团已设定了哪些里程碑、盈亏平衡时间表或监管监督措施,以确保此次战略投资能够带来切实的回报?
PHB(PHB)(股东大会)
提问:集团营业额持续下滑,从2020年的6240万令吉,下滑至2024年的1040万令吉,且税前亏损持续多年,其中2024财亏损480万令吉(2024年报第4页)。
持续的业绩不佳引发了股东对集团能否恢复盈利能力的担忧。
董事部能否详细说明购物中心、金融服务、项目管理咨询和餐饮等业务部门的扭亏为盈计划(如有)?请概述各部门正在采取或计划采取哪些战略行动,以恢复营业额增长和盈利能力。
Edgenta(EDGENTA)(股东大会)
提问: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陷入亏损,净亏损1795万令吉,而上一季度净利为976.5万令吉。收入下降至6.4606亿令吉,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7758亿令吉下降4.65%。
相比之下,Edgenta的净利同比增长72%,从上一财年的3010万令吉增至2024财年的5180万令吉。
a)在2025年第一季度面临挑战之后,集团在2025年维持盈利势头的可能性有多大?
b)赚幅压缩仍然是Edgenta面临的棘手问题,这体现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本结构且人力相关费用高昂,尽管该季度营业额大幅下降。
集团是否预计 2025 年剩余季度的成本结构(尤其是人力成本)会趋于稳定?还有哪些主要成本因素需要关注?这些因素在 2025年将如何发挥作用?
c)由于Edgenta的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极易受到营运成本波动的影响,尤其是与人力相关的成本。此外,由于赚幅仅为1.7%,因此成本控制和效率对其财务稳定至关重要。
i.然而,长期财务永续取决于Edgenta在与客户(其中许多是政府相关实体)谈判优惠条款和费率时的杠杆作用。
ii.Edgenta在将不断上涨的成本(例如工资、通胀压力)转嫁给客户、调整合同金额或根据现有特许协议偿还/分摊任何成本增加方面有多大的灵活性?
iii.是否所有(如果不是大多数)优惠或合同都包含定期费率审查或成本上涨条款,以缓冲成本上涨?
iv.Edgenta在过去的特许经营权续约或竞标中,在争取优惠条款方面有何记录?
Artroniq公司(ARTRONIQ)(股东大会)
提问:随着股东于2023年5月19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批准集团将业务多元化,进军电动自行车组装和制造业务后,集团全资子公司Artroniq iTech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11日,与PT Terang Dunia Internusa签订了分销协议,组装业务将在iTech的工厂进行。然而,iTech仍在申请型号核准和进口执照。(年报第144页)
a)董事部能否澄清在获取示范批准和进口执照方面的具体挑战,这些挑战导致了营运启动延迟?获得必要批准和启动商业活动的修订时间表是怎样的?
b)分销协议原本的有效期是多长?有没有正式修订或延期?此外,如果分销协议期限进一步拖延或过期,PT Terang Dunia Internusa是否有权没收已支付的380万令吉定金?
兆光通讯(BINACOM)(股东大会)
提问:截至2024年(FYE 2024),集团经营现金流为负3036万令吉,较截至2023年(FPE 2023)报告的1546万令吉流出有所恶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售BCSB相关的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大幅增加。
a)管理层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收回这些应收账款?
b)根据每月的消耗率,当前的流动性状况如何?
c)有哪些应急融资方案可以满足短期债务?
d)2025年4月23日,股东批准的30%公司发行股份的私募配售情况如何?
哈礼盛控股(HARISON)(股东大会)
提问:“由于消费者情绪低迷、平行进口产品的激进售价以及竞争对手进入东马快速消费品市场,我们的快速消费品销售额下降了1.044亿令吉(5.98%)。”(年报第9页)
a)哪些特定品牌或产品类别受平行进口的影响最大?
b)东马的主要新对手是谁?鉴于他们的巨大影响力,他们采用了哪些策略或竞争优势来抢占市场?
免责声明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持有文中提及公司少数股额。
●本栏简报与内容版权属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表达的意见是采自大众媒体。
●我们将尽力确保所发布的资讯准确及最新, 但不担保信息和意见的精确和完整。
●内含资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买卖建议,或认购相关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认购邀约。
更多详情可查询:www.mswg.org.my
欢迎回馈意见:[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