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16日讯)女童陈思霓自出生后便被诊断患有罕见脊髓性肌萎缩症第二型(SMA Type 2),其治疗因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陷入困境,迫切需要筹获12万5000令吉继续接受复健和药物治疗。

年仅6岁来自雪兰莪州的陈思霓,看似简单的动作如坐起来、抬头或伸手,对她而言却非常困难,每个进步都是艰苦治疗的成果。
其父亲陈建丰说,思霓在5个月大时被发现四肢逐渐无力,无法正常活动,最终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第二型,是会导致全身肌肉退化的神经系统疾病,若思霓未持续治疗,将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甚至可能丧失吞咽及呼吸能力。

“我们为了争取治疗机会,当年带她前往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诊治,尽管这项基因治疗药物每年名额有限,思霓非常幸运获批成为少数接受Zolgensma治疗的病童。这项治疗有助延缓病情恶化,医生强调接受药物治疗后,仍须长期进行复健治疗维持身体功能,否则将面临病情倒退情况。”
他说,由于政府医院资源吃紧,物理治疗安排频率大幅下降,一度仅能每2个月进行一次复检,导致肌肉持续萎缩、双腿变形和无法伸直。为避免错失治疗时机,家人在复健中心建议下展开为期半年的密集治疗。尽管治疗费用高昂,但思霓的状况明显改善,头部可挺直、坐姿更稳定,手部抓握能力也有所恢复,她也即将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医生相信这将有助提升功能。

他说,思霓目前需全天候穿戴矫正支架以减缓脊柱侧弯,尚未适合接受手术,预计需待7岁后再评估是否动手术。她于2023年因免疫力低下而肺部感染住院,至今每晚仍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陈建丰(42岁)为全职照顾思霓与另2名年幼孩子已辞去原有工作,母亲胡佩琪(37岁)为一名软件行政人员,是家中唯一经济支柱。夫妻的积蓄早已耗尽,目前经济陷入严重压力,于是向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求助,盼获援助思霓的复健费及药物费。
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主席拿督蔡瑞豪表示,该基金会经过审核及家访后,决定协助陈思霓筹募一年所需的12万5000令吉复健与医疗费用。父母并不奢望奇迹,只希望能维持孩子目前的基本能力。因此,他呼吁社会大众扶助这个坚强的小女孩,继续给予她治疗的机会。
任何详情可通过www.onehopecharity.org,或致电热线016-419 2192、019-232 2192、04-539 9212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