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讯)新加坡国家文物局认为,虽然前南洋大学对国家确实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由该校校友提出的申遗建议难以落实。
根据报道,当局认为,前南大的历史建筑和场地,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杰出普世价值”审核标准及相关考量。
新加坡文物局总司长(政策与社区)杨克翔表示,当局认可前南大的历史重要性,因此在1998年,将该校图书馆和现为华裔馆的行政楼、牌坊和建校纪念碑列入国家古迹之内。
他说,这些建筑见证了新加坡华社前辈为当地华裔学子的教育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因此此举除了纪念前南大,也肯定它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前南大虽对国家及受益于它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文物局评估后认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组织申遗的提议,从技术层面来看则难以实行。”
价值须超越国界
他表示,其原因除了因该校历史建筑和场地,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杰出普世价值”审核标准,也不具备其他关于完整性和原造性等条件。
杨克翔解释说,当局早前与倡议申遗的7名前南大校友会晤,告知若要成功申遗,该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和重要性须超越国界。
“目前已有部分大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这类文化遗产需要展现其对世界历史、文化、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于原真性和完整性,当局表示,由于前南洋大学历史建筑所在的场地历经多次改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满足师生需求,已在校园内兴建了许多现代化设施。
杨克翔提到,经过数十年的变迁,前南洋大学历史建筑所在区域已难以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核心区及周边环境完整性的要求。
当局对校友团体在弘扬前南洋大学文化遗产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与价值观方面所表现出的热情与努力表示感谢。
杨克翔补充说,在2023年文化遗产节期间,当局曾支持一项通过语音导览介绍新旧南大历史变迁的项目,未来将继续推动此类活动,增进公众对前南洋大学历史的认知,同时建议校友团体探索更多方式来传承这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