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灼见】从东合到东盟/杨欣儒

- 文 +
250615 杨欣儒

作为主席国的会议最近刚落幕。提起“”的简称,我国华文媒体几年前似乎很陌生,因为我们过去都采用“东协”、“东合”,而新加坡却一开始就采用音译的“亚细安”(ASEAN),沿用迄今。

笔者手头上的几本辞书都只收录“”,没有收录“东协”、“东合”、“亚细安”。“”的注释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前身为“东南亚联盟”(Southeast Asian Association),1961年7月31日成立,后改名为“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成立。

用“盟”意义较明确

中国是第一个承认的大国。“盟”用得比较恰当是因为它指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联合,相比之下,“东合”(东南亚国家合作机构)和“东协”(东南亚国家协作机构)的意义则比较含糊。

采用“盟”作为国际组织简称的还有“欧盟”。欧盟的注释为“欧洲联盟的简称”,1993年11月在原欧洲共同体(Europian Communities,简称EC)的基础上成立。的原文是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现在我国媒体都一致采用“”,正符合了语言学上的“主听客便”原则,因为国内各媒体之间都没有统一的叫法、比较合适的简称,所以只能接受国外的汉语权威译名,这样也能与世界汉语接轨。

最近我国荣任联合国人居署大会主席国。“人居署”HABITAT是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简称,成立于1978年,原为联合国人居中心,2002年升格为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名从主人改称呼

除了“主听客便”,一般信息更常用到“名从主人”的原则。例如原本大家叫惯“丁加奴”的东海岸州,后来遵循该州华社的要求,改名为“登嘉楼”,就是名从主人的原则。

“砂拉越”亦然。我国华语规范理事会曾经于2013年拜访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要求该国遵循名从主人原则,采用我国领袖的华文译名,例如马哈迪不是“马哈迪尔”,纳吉不是“纳吉布”,安华不是“安瓦尔”,等等。很遗憾的是中国方面并没有按照我国的华文译名,而是自己根据《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阿拉伯语》,其中就有人名的译写方法与我国的大相径庭。

希望名从主人原则在海外的汉语圈能受到贯彻,以后我国的人名地名华文译名在世界统一使用。

相关新闻

东盟
杨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