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扬州炒饭的前世今生/李桑

- 文 +
扬州炒饭的前世今生/李桑

哪儿有烟囱,哪儿就有华人;哪儿有华人,哪儿就有糖醋肉、麻婆豆腐,还有那道永不缺席的,。没错,每当我踏进国外的中餐厅,首选往往就是“Yang Zhou Fried Rice”。它不仅是中式炒饭的代名词,更是享誉国际的中华美食代表之一。

说起来,炒饭这道料理世界各地都有,但唯独能“冠地为名”。难道炒饭的起源真在江苏扬州?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那些同样以地名命名的美食:福建面、海南鸡饭、广府鸳鸯、意大利面……仿佛每一道都像葡萄酒瓶上的标签,写明了自己的“出生地”。但这真的是事实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谁知道呢!

不就是蛋炒饭吗?”这是我在埃塞俄比亚一家中餐厅里,被一位黑人厨师问到的问题。我笑着回答:“算是吧,但得有‘中国功夫’元素在里面!”我随后给他看了一段正宗的教学视频,视频中的师傅可是“非遗传承人”。那位厨师看完后自嘲地说:“那我做的只能叫黑酱油炒蛋,非洲炒饭!”

扬州炒饭的前世今生/李桑
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正宗扬州炒饭的做法,没想到最关键的竟是一碗上汤,真是出乎意料。

非遗大师亲自讲解

今年4月,我们17位旅友在扬州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终于在一家餐厅包厢,静静聆听非遗大师亲自讲解并示范的正宗做法。至于那一盘炒饭的味道如何?答案只有4个字:再来一碟!既然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水准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自从传入世界各地的华人餐厅后,其食材、配料、上汤、火候等也都会依照当地口味而略作调整。因此,即使在扬州大街小巷,你也会发现风格不一,各有千秋。我建议你到瘦西湖虹桥坊里的“天凤园”尝一尝。

总体而言,是中国最知名的炒饭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导游徐云向我们解释道,尽管名为“”,它的起源却未必完全在扬州。据传,它的前身可追溯至隋朝。当年隋炀帝南巡,御厨为方便路途中饮食,便将前一餐剩下的米饭与肉类、蔬菜、鸡蛋等混炒,既节省又美味。这种做法随后在江淮一带广为流传。

乾隆年间声名鹊起

真正让“”声名鹊起的是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到扬州时,品尝了当地厨师的蛋炒饭,赞不绝口。彼时扬州正是江南重镇、名厨云集,这道菜因地得名,自此名声大噪,遂被称为“”。

真正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是清末扬州名厨谢霆。据说他改良了传统炒饭做法,加入虾仁、叉烧、火腿、鸡蛋、青豆、胡萝卜等,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经典组合,并将这道菜推广到大上海的高档酒楼,广受欢迎。

如今,早已走出故土,成为全球华人餐厅乃至世界各地广受喜爱的中式料理。它不只是一道佳肴,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中华饮食走向世界的象征。

你今晚也来个呗!

相关新闻

扬州炒饭
李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