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股势先机】国油裁5000人 谁是输家?/傅宣

- 文 +
傅宣 夜月 股势先

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近日宣布,将逾5000人、冻结升迁与招聘,预计此政策将持续至2026年底。

这一重磅消息在油气圈内引发极大震荡,也让无数工程系学生与业界从业者陷入忧虑与不安。

梦想公司神话终结?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国有企业,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内部员工的职业命运,更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财政收入与就业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这一次,看似只是企业重整架构,实则牵动全局、影响深远。

在马来西亚理工科学生心中,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份“梦想职业”的象征。高起薪、丰厚花红、稳定前景、国际项目机会,让它成为大学生求职榜单的“天花板”。

不少应届毕业生更是将进入视为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据过往数据显示,进入总部或被派往海外油田项目的工程师,在短短两三年内,就能积累足够财务能力,在吉隆坡或新山购置房产、汽车,实现经济独立。这样“光速中产”的人生模板,是许多工科生奋斗的动力。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彻底打破了这份稳定的幻想。一时间,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找梦碎”的哀叹,毕业生焦虑升级,行业信心跌至谷底。

【股势先机】国油裁5000人 谁是输家?/傅宣

油价真有那么“低迷”?

表示,此轮是因“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但若回顾近年的油价走势会发现,目前的油价水平远高于2020年疫情初期的低谷。布伦特原油徘徊在60至80美元区间,虽不如2010年代的高峰期,但也未至于“崩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油价并非暴跌,为何要大幅、冻结招聘与升迁?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复杂的政治与经济考量。

砂拉越之争暗潮汹涌

首先,是与砂拉越政府之间未解的资源控制权之争。砂拉越的天然气储备丰富,一直希望将该资源的勘探、开发权收归州政府管理。这场拉锯战虽表面维持和平,实则已影响到多项项目的进展。

由于政策未明、控制权未定,在砂拉越的天然气项目陷入搁置,许多工程师与项目团队无项目可执行,却仍需按月支薪,成为企业财务包袱。

油气工业链全面紧缩

的调整绝不只是5000人那么简单。作为行业龙头,其资本开支动向直接决定本地中小型油气公司、上市承包商的生存空间。

据业内人士透露,马来西亚许多本地油气公司,几乎全靠“接合约”度日。一旦缩减项目、延迟付款、暂停合作,相关企业立即陷入现金流困境。大量技术人员、项目工程师、船务服务商、设备供应商,也将被波及。

这正是为什么,这场不仅让员工人心惶惶,也让整个油气生态圈陷入恐慌——它预示着产业链的系统性收缩。

收入收缩是大隐忧

每年向政府缴纳的股息,是马来西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2023年数据,该公司对国家的财政贡献高达数百亿令吉。如今企业本身紧缩开支、减少盈利,政府能否如期获得分红成为疑问。

这或将引发一系列“骨牌效应”:公共建设计划可能延宕、教育与医疗预算被压缩、福利政策缩水……的“寒冬”,不仅是企业的自救行动,也象征着国家财政的寒潮正在逼近。

相关新闻

傅宣
国油
股势先机
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