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10日讯)研调机构针对DRAM(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2025年第一季各家业者表现,显示SK海力士(SK hynix)超车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首度成为全球DRAM市占王,在营收方面,SK海力士也力压三星电子,首度单季排名第一名,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多年来担任韩国半导体二哥的SK海力士,是如何变身成一哥的?
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尽管SK海力士在2025年第一季的出货量较上季缩减,导致营收季减约7.1%,为97.2亿美元,但受惠HBM3e出货比重提升,支撑售价与上季持平,排名因此上升,首度跃居第一名。相比之下,三星电子营收季减约19%至91亿美元,跌至第二名,这主要受到HBM(高频宽记忆体)无法再直接销售到中国市场、HBM3e改版大幅降低高单价产品出货量等影响。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新数据,SK海力士2025年第一季在全球DRAM市场市占率高达 36.9%,首次超越三星电子的 34.4%,跃居全球第一。
Omdia指出,由于 DRAM 合约价格下跌和 HBM 出货量下降,第一季全球 DRAM 销售额总计 263.3 亿美元,较上一季减少 9%。尽管整体市场下滑,但SK海力士的市占率从却去年第四季的36%,上升到今年第一季的 36.9%,三星电子市占率则从同期的38.6%降至34.4%。这也是1992年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大DRAM生产商以来,首次被SK海力士踢下首位宝座。
另外一家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也将 SK 海力士列为2025年第一季全球最大的DRAM供应商,以市占率36%压过三星电子的34%。而早在去年第四季,三星电子的营业利益就首度低于SK海力士,结束其超过30年称霸DRAM市场的历史。由此可见,SK海力士已从过往韩国半导体的“二哥”变为“一哥”。

DRAM是电脑与伺服器中处理资料最常使用的一种记忆体。HBM芯片则是将多个DRAM晶片垂直堆叠,大幅提升资料处理量,并被用于如英伟达(Nvidia)图形加速器等AI训练硬体的核心组件。自2013年全球首次开发出HBM芯片以来,尽管当时对高效能记忆体的需求有限,SK海力士仍持续投入资金精进HBM技术,最终在AI热潮来临时成功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生成式AI日益普及,对HBM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重夺市场主导权,三星计划加快HBM芯片供应。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负责人全永铉(Jun Young-hyun)今年3月指出,公司计划在第2季或下半年开始扩大12层HBM3E芯片的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他还补充称,三星正按计划推进下一代HBM芯片(如HBM4与客制化HBM4)供应时程。
但三星电子不像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至今没有拿到英伟达HBM芯片的合约,外传三星电子的HBM3E尚未获得英伟达认证,认证进度今年4月还在卡关,Google为求保险起见,可能改换美光产品递补供应。

三星HBM3芯片良率不到20%
尽管三星电子加快追赶脚步,SK海力士已大幅拉开双方之间的差距。SK海力士执行长郭鲁正(Kwak Noh-Jung)今年3月就透露,2025年的HBM产能已经售罄,目标是在今年6月底前,售完所有2026年HBM订单。
分析师与业界人士指出,三星电子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坚持采用非导电性胶膜(NCF)的芯片制造技术,导致生产出现问题;海力士则改用“批量回流模制底部填充”(MR-MUF)的技术,来解决NCF的缺陷。
不过去年3月时,传出三星电子已下单,采购用于MUF技术的芯片制造设备。消息人士当时指出:“三星采用MUF技术,有点像是放下自尊,因为终究不得不追随SK海力士率先使用的技术。”但三星电子之后否认,表示“有关三星将在HBM制程中采用MR-MUF技术的传闻并不属实。”强调NCF技术是HBM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
当时根据多位分析师估计,三星的HBM3芯片良率约为10%至20%,远低于SK海力士的60%至70%。不过三星驳斥了相关估算,并表示其已取得“稳定的良率”,但未进一步提供说明。
在HBM需求稳健支撑下,SK海力士预计将在整体DRAM市场保持领先,而传统记忆体市场则因美国关税与中国竞争而面临巨大压力。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全球HBM市场将从2025年的38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580亿美元。Counterpoint Research也预估,在强劲AI需求支撑下,HBM市场受关税冲击影响将相对较小。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