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为什么子女不愿接班?/周志强

- 文 +
为什么子女不愿接班?/周志强
周志强

作者:周志强(迈悦理财教育机构创办人)

最近重遇一位在食品业打拼了30多年,现在也快要70岁的老板,创造了2000多万的年营业额。每年也有公司净盈利在5-8%左右。这家公司他是70%大股东,而其弟弟拥有30%的股份。

他有两男一女,一心想要孩子毕业后回来协助打理家族企业,可惜三个子女没有一个愿意回来从事家族企业,子女们反而不断劝他把公司给卖了享退休。

大儿子曾经协助经营一段时间,不过在其律师太太的游说下,几年前全家移民海外定居了。第二儿子毕业后就留在当地当医生了。

唯一女儿结婚前在公司协助,婚后也帮助夫家经营旅游公司了。

这位老板抱怨道:“孩子们完全无法体会我的用心。他们只想享受生活、追求自由,不像我们那个年代讲究孝道。”他一边叹息,一边仍然努力维持公司运作,希望有一天能等到孩子回心转意。

为什么子女不愿接班?/周志强
家族企业的传承,需要父辈愿意放手,子辈勇于承担,更需要两代人之间坦诚沟通、共同塑造未来。(取自Pexels)

接班难仅因不孝?

这种情况在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非常普遍。大家都面临“接班难”的问题,而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单单归结为“年轻人不孝”或“不吃苦”并不全面。

首先,传统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管理乱象,尤其是第一代创业者往往习惯一人决策、大权独揽。

由于创业时期是凭个人努力拼出来的,很多老板不习惯授权,也很少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流程制度等。

这种“人治”大于“制度”的企业文化,在孩子们看来是一团乱。即使愿意回来帮忙,也常常发现根本无法施展所学、推动改革,更不用说现代企业需要的管理思维与创新。

在这位老板的大儿子身上,就能看到这样的挫折。他短暂参与过公司的管理,但公司不仅缺乏可持续的管理架构,叔叔(30% 股东)也插手管理,导致权力复杂化、决策混乱。

要接班,不仅意味着承担经营风险,还会影响夫妻关系、家庭生活,最终促使他选择全家移民海外。

第二个原因,则是父亲的强势。许多创业者因为在市场上打拼多年,养成了强势性格,说一不二、习惯用命令的方式要求下属执行。

对于公司内部,员工敢怒不敢言;对于子女,父亲的强势往往压抑了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们觉得“就算回来帮忙,也只是个高级打工仔”,而不是能真正参与决策、拥有话语权的接班人。与其这样,还不如走自己的路。

两代人需坦诚沟通

第一代创业者需要放下“我的公司我最大”的心态,学会引入专业化管理、建立透明制度,让企业运作摆脱个人意志的枷锁。更重要的是,要真正信任与授权下一代,让子女有空间主导、规划未来。

家族企业的传承,不只是财富的延续,更是文化、价值观与愿景的传承。它需要父辈愿意放手,子辈勇于承担,更需要两代人之间坦诚沟通、共同塑造未来。唯有如此,家族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不至于在创办人老去后走向终点,而是真正实现代代相传。

相关新闻

企业传承
周志强
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