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披露,该部将专注处理猪肉供应短缺及价格飙涨问题,并积极与泰国磋商进口冷冻猪肉。
根据报道,2022年至今,国内生猪价共调涨了14次,从每100公斤750令吉飙涨至目前的1780令吉,涨幅超过千元,使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生猪价格最高的国家。
针对这恼人的猪价飙涨问题,在雪隆区,不少猪肉批发商及猪肉贩还拉起横幅抗议,力促政府关注并设法管制猪价。
猪肉供需失衡
其实,猪价持续暴涨,是因为近几年全球相继爆发非洲猪瘟疫情,染疫国家的生猪产业均受影响,农场减产,导致猪肉整体供需失衡。
今年3月间,我国也因爆发非洲猪瘟,在雪兰莪将近半数的养猪农场数以万计的病猪被迫分阶段销毁,以致生猪产量锐减,猪价飙升更加迅猛。
为解决供应短缺问题,政府还考虑加大批准从欧盟、美国、澳洲、加拿大等地进口冰鲜及冷冻猪肉,并准备放宽进口渠道,从泰国、巴西及中国进口冷冻猪肉,以缓解供应短缺,稳定市场价格。
其实,扩大进口来源也只是短期性的应急措施,只有提高农粮自给率,确保供应渠道多元化,才是有效保障农粮与食品安全的策略步骤。
根据统计,2024年国内的生猪产量约为99万只,比2021年减少约31%;受疫情冲击影响,本地猪肉供应比重骤降至40%,进口占比却飙升至60%,反映出国内养猪产业日益萎缩的现状。
推动高效养殖
因此,要抑制猪价飙涨、实现增产,仍须多策并进,更要对高效的生猪养殖给予充分鼓励与政策扶持。
要保供稳价,就要推动高效养殖,并加强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及时处理、强化调运机制及基础数据的应用。
要实现上述目标,猪农还须耗费巨资,将农场升级转型,实现养殖管理现代化,更要有完善的养殖保险保障,因为一场瘟疫,对养猪业者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这些措施还须通过商业银行的融资贷款支持,才能有效解决猪只养殖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唯有通过扩大繁育、保障供应充足,并借助物价统制的联动协调机制,才能遏制猪价持续飙涨的异常现象。
在现阶段,扩大进口只是暂时性的救急措施;若要从长计议,自足生产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