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国行降息势在必行/梁仕祥

- 文 +
梁仕祥-国行降息势在必行

是的,久违的,或许真的快来了。

上一次调降隔夜政策利率(),还要追溯到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期间。当时,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冲击,罕见地在连续4次货币政策会议中宣布,利率从3%一路下调至1.75%,创下历史低点。

悄然酝酿新宽松周期

随着疫情逐步受控,自2022年开始恢复升息步伐,并在2023年将调回3%后维持不变,至今已超过一年。然而,今年多项国内外因素交织,正在悄然酝酿新的宽松周期。

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卷土重来,“贸易战2.0”的阴霾再度笼罩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增添巨大不确定性。

其次,美元走软,令吉兑美元自年初以来累计升值超过5%,为我国货币在后可能面临的贬值压力预留了缓冲空间。

第三,大马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不少上市公司首季盈利未达市场预期,企业迫切希望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现金流压力。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可能迎来一次小幅,部分分析甚至认为最快可能在7月的政策会议上启动。

主流观点认为,即便,也可能仅限一次,幅度不超过0.25%。当然,也有人认为仍有空间继续按兵不动。

我认为,今年内的可能性不小,但真正启动的时点,更可能落在第四季。

虽然在5月的议息会议中决定维持不变,却宣布下调法定储备金率(SRR)100个基点(即1个百分点),为市场释放约190亿令吉流动性。

尽管强调SRR并非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而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工具,但从市场层面来看,它仍然属于温和型宽松措施,有助于缓解银行系统的资金压力,并为融资环境创造更有利条件。

换句话说,已通过“降准”这一政策动作,为可能的“”打下基础。接下来,央行可先观察SRR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再决定是否进一步通过支撑经济。毕竟,并非万灵丹,使用不当恐带来通胀上升、资本外流等副作用,甚至助长市场投机情绪。

能否稳住信心最关键

然而,单靠降准这剂“轻缓药方”,恐怕难以应对下半年可能面临的更大挑战。

首先,要关注我国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议题上的谈判进展。如果贸工部无功而返,本地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公司,将首当其冲,营运压力倍增。

其次,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消费疲弱、产能过剩,势必推动更多中国商品与服务流向海外市场。在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冲击下,大马中小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因此,从当前局势来看,尽管尚未明示时机,但其政策路径已出现松动迹象。SRR的下调虽属技术性手段,但也为更具力度的宽松政策留下了空间。

未来几个月,若外部冲击持续放大、国内经济未见明显复苏,的脚步或将水到渠成。

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而言,真正最值得关注的,或许不是是否,而是政府能否稳住信心。毕竟,这才是支撑经济走出低谷的关键所在。

相关新闻

OPR
国家银行
国行
梁仕祥
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