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近九旬的张阿姨,几年前被诊断出晚期肺癌。那段时间,她和家人辗转多家医院,做了放疗、化疗,每一次都像打一场硬仗。她的子女说:“我们不想放弃,只想让妈妈多活一天。”
可是在一次住院抢救后,张阿姨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好累,不想再这样了。”

医生建议家属考虑“安宁疗护”(Palliative Care),刚听到时,他们很抗拒:“是不是放弃治疗?”医生温柔地解释:“安宁疗护不是放弃,而是让她不再受苦,不再孤单,是一种温柔的照顾。”
安宁疗护是一种注重“舒缓”和“陪伴”的照护方式,尤其适用于面对严重疾病或生命终期的长者。目标不是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提升生命的质量,让人在最后的日子里感到安心、尊严和被爱。很多人以为这只是“等死”,其实完全不是。安宁疗护会帮病人减轻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也会照顾心理上的焦虑、孤单,甚至协助家属在照顾与情感上找到支撑。
拒绝放手的爱
李伯伯罹患慢性肾衰竭,每周三次透析让他疲惫不堪。一次,他疲惫地说:“我想回家看看孙子,不想一直在医院。”医生与家属讨论后,安排了居家安宁照护。李伯伯的症状获得缓解,精神也好了许多。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女儿哭着说:“我们终于明白,有时候最深的孝顺,是尊重爸爸自己的决定。”
我们这一代人常以为“多做一点治疗”才是对父母好,然而,对于一些已经无法逆转的病情,持续的抢救有时带来的是痛苦与挣扎。安宁疗护教会我们,在告别之路上,也可以有爱、有尊严。
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常常感到无助。安宁疗护是一整个专业团队的努力,不只是医生,还有护士、社工、心理师、灵性辅导等,一起陪伴病人与家属走过最后一段旅程。他们会评估病人的症状、给予药物止痛、帮助病人与家人沟通“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也会在病人离世后继续陪伴家属走过悲伤。
用爱陪伴温柔道别
在医院加护病房里,我们常看到生命末期的长者插着管、连着机器、紧闭双眼,身边却没有一句熟悉的话语。那样的离开,是否真的是他们想要的?
越来越多国家提倡安宁疗护,就是希望病人在生命的终章里,不再是孤单地离开,而是被熟悉的亲人、熟悉的环境包围,轻轻说一句:“我爱你,谢谢你。”然后安心闭眼。
老年人走到人生的尾声时,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仪器,而是更多的理解、陪伴与尊重。他们不再追求“多活几年”,而是“好好活完剩下的每一天”。安宁疗护让我们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准备、没有温柔的告别。每一位长者,都值得一场有尊严、有爱的道别。别让“救不回来了”变成我们唯一的遗憾,让我们学会,用爱陪伴,温柔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