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独家】新形态中资助力 大马迈向智能绿色

- 文 +
【独家】新形态中资助力 大马迈向智能绿色
人工智能

独家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1日讯)曾经北上寻机的大业,如今见证着另一场巨变。企业正加速布局马来西亚,从传统制造跨越到领域,掀起区域发展新浪潮。

企业不仅带来资本与技术,还推动本地产业链升级,助力我国加速向智能制造与绿色经济转型。如今两国关系迈入全新阶段,越来越多企业不只是寻找低成本优势,而是更积极地参与区域发展。

然而尽管马中合作潜力巨大,但企业在本地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更好融入本地环境,成为当前企业布局时必须考量的重要课题。

未来50年,马中合作将在绿色转型与融合中打开新局,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

《南洋商报》特邀马来西亚企业总商会会长,以及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拿督,共同就两国经贸合作与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专业观察与深度见解。

中企布局3大领域

在70年代初,马来西亚成为东盟区域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当时大业积极进军中国市场,百盛、香格里拉等耳熟能详的品牌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如今,角色正在悄然互换,随着区域供应链重组与“走出去”战略深化,中国企业正加速涌入大马,不只是寻找低成本生产基地,更是在寻找下一个增长引擎、区域节点与战略伙伴。

两国经贸合作,从传统贸易走向全产业链融合,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打造出区域合作标杆。中国连续16年稳居大马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近千倍。

半个世纪以来,从试探到信任、从合作到共赢的旅程,更是一幅跨越山海、共同成长的时代画卷。近年来,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东南亚成为重点布局区域,大马尤为受到关注。

【独家】新形态中资助力 大马迈向智能绿色
倪庆久

马来西亚企业总商会会长说,当前中企在大马的投资版图已出现明显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如今更多的布局是领域。

他举例,如大马的一触即通(Touch’n Go)与中国电子支付平台的合作、网购平台LAZADA在本地电商生态的深耕,便是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表现。

输出产业技术服务与方案

“相较于早期以设备为主的出口模式,现在中企输出的是产业、是技术服务,是本地化解决方案。”

【独家】新形态中资助力 大马迈向智能绿色
李中平

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拿督则指出,大马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与回教国家的良好外交关系,有利于有意进军中东及其他回教市场的企业。

他赞扬道,我国不仅拥有成熟的商业环境,还实施了一系列对外资友好的政策,加上本地华商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平台。

他建议企业善用本地华商的渠道与经验,加快融入东盟与全球市场:“中国企业拥有创新技术与资金,本地华商掌握广泛人脉与市场资源,双方结合,必能创造更大价值。”

【独家】新形态中资助力 大马迈向智能绿色
宝腾电动车

吉利宝腾合作成典范

从产业链升级到新能源布局,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农业,与大马本地力量正在加速融合,推动绿色永续发展。

谈及产业链合作,认为,从吉利与宝腾的合作便可看出,不仅重塑了宝腾品牌,也带动了整个供应链的升级转型。

他指出,吉利导入全球先进制造管理体系,大幅提升宝腾整车品质,并通过引入中国优质供应商,累计本地采购额达到147亿令吉,促进本地供应链国际接轨。同时,宝腾加快出口步伐,目前已进入1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较2017年增长近20倍。

“在新能源领域方面,宝腾2024年底推出首款国产纯电动车e.MAS7,并迅速成为大马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此外,吉利与宝腾在浙江宁波共建的海外研发中心,也成为推动智能驾驶、电动车平台开发及本地人才国际化的重要基地。”

他提及,吉利与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ICOM)合作兴建的高科技汽车谷(AHTV)项目,计划至2035年实现年产50万辆整车、100万套零部件,50%用于出口,这不仅将加速整车及零部件本地化,也为企业参与东南亚市场布局提供新平台。

数字转型优化商业发展

认为,高科技、智能制造及将是未来企业在大马投资布局的三大主轴。

他说,马来西亚特别适合发展光伏产业,尤其沙巴、砂拉越等地区日照充足,未来光伏发电市场潜力巨大。

他进一步指数字化转型正加速在各领域展开,从农业的无人机施肥、智能土壤监测,到制造业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再到智慧城市建设,如智能交通、车牌识别系统、智能送餐机器人等,都在不断优化城市与商业运营模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他认为大马拥有成为区域制造基地的潜力,尽管目前充电桩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大马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也正积极推动会员企业引入充电桩技术,支持智慧城市发展。

“科技正在改变生活,也正在改变未来。通过深化合作,大马可加速实现绿色低碳与科技创新的转型目标。”

关丹物流园建供应链枢纽

除了新能源与合作外,也强调了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MCKILP)的重要进展。

截至2025年3月,该园区已成功引入4家企业,累计投资20亿人民币(约11.81亿令吉),预计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涵盖应用化学中间体材料、棕榈油精炼、植物蛋白科技食品及清真食品加工等领域。

他表示,未来园区将进一步发展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与仓储物流,并通过港口-铁路-园区协同模式,打造区域供应链枢纽。

该园区也提供产业链布局优化与一站式投资落地服务,助力企业高效营运。

政策稳定行政高效

有助增强企业信心

在整体经商环境方面,提醒,中企在大马投资需要适应本地多元文化及行政节奏。他强调,政策稳定性和高效行政配合,对企业信心至关重要。

他指大马企业总商会正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定期向政府传达企业诉求,协助优化营商环境。

则指出,要深化中马经贸合作,必须打通官方、华商、马来社团与学界各方资源,形成更完善的落地支持体系。

拓展6.7亿人口东盟市场

他特别强调,需善用大马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平台优势,推动中企拓展约6.7亿人口的东盟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让两国企业互利共赢,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投入、绿色科技等新兴领域。”

展望未来50年,表示,两国合作将进入深化阶段。企业应把握大马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只要政策稳定,营商环境持续友好,中马未来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

亦相信,中国将继续成为大马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和游客市场。他认为,随着双边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将在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更全方位、更密切的合作。

“我们将继续协助企业在马发展,搭建更高效的合作桥梁,推动中马经贸关系迈向新高度。”

相关新闻

中资
人工智能
倪庆久
数字经济
李中平
绿色能源
马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