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公司,老板很拼,团队很勤,产品也不错,但就是股价不涨,甚至业绩还在往下滑?问题可能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开错了位置”。
你看,一个人要开咖啡店,如果他选在大学城旁边,年轻人多、消费频密,可能一开就旺;但如果他硬是在一条没人走的旧街开店,再好的豆子都没用。
行业趋势,就像你开的店面选在哪里。
我曾经遇过一个投资者,买入一家上市的传统印刷公司。理由很简单:“这家公司历史悠久、厂房多、零负债,账上还有现金。”
听起来是不是很稳?但他忽略了一点:这家公司70%的业务靠纸媒广告和教材印刷。问题是,现在大家广告都投社交媒体,学校教材也数字化了,它的客户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压。
你基本面再好,趋势在退潮,你根本是逆水行舟,不退就当赢。后来公司业绩连跌,股价自然一路滑。他还不断摊平,嘴上说“这家基本面没问题”,但其实他投的,不只是公司,是一个渐渐被市场淘汰的行业。
所以我常说,选股票不能只看公司,还要看它站在哪条赛道上。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投资一家很会造CD播放器的公司,它工艺精湛,效率也高,老板说话还挺诚恳,但问题是现在谁还买CD?
你投进去的不是管理层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已经边缘化。再努力也只是“活得久一点”,但“翻身”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如何判断风口还是死角?
那怎么判断一家公司站的位置,是风口还是死角?你可以参考这几个方向:
1.行业有没有成长空间?
最简单就是看总市场规模,是在扩大,还是在萎缩?比如绿色能源、芯片、云计算、生物科技,是成长型行业;反观报纸、传统电视、DVD出租,基本已走入黄昏。
2.同业龙头的表现。
不看题材看龙头。如果连行业龙头都增长乏力,中小企业更难生存。你会发现,行业趋势才是真正的天花板。
3.有没有被新技术或模式取代?
再好的公司,如果主打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已经被边缘化,那它只会越来越累。比如实体相馆、传真机制造商、传统支付平台,这些都在被新模式“温水煮青蛙”地淘汰。
你在选公司也在选“未来的空间”。行业趋势决定了这家公司能不能跑得远。你可能选对人,但如果行业本身“没机会”,再拼都只是白跑,跑不到终点。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热门行业才能投,冷门行业就全死光。
重点是你要清楚你投的,是趋势上的骑手,还是逆风拉车的苦力。有些人也许能在逆境中创造奇迹,但大多数公司,只能顺势而行。你可以逆势投机,但不能连势在哪里都不看。
当你决定买一只股之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家公司,是站在风口,还是风已过去?你投的,是一个时代的上升阶段,还是一个行业的最后光辉?